首页| 国际交流| 学生交流经验分享
【芬兰LUMA寒假交流项目】奔赴一场浪漫的北欧之旅(李佳璐)
发布时间:2024-04-03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1、写在前面

前往芬兰的一周内,我不仅体验到了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文化,还感受到了不同的人文以及自然景观。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我不仅收获到了有趣的知识和温暖的友谊,也拥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在这篇个人总结中,我将主要介绍活动中我在芬兰的学习生活以及收获以及令我印象深刻的活动。

2、学习篇

在为期7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进行了课堂中的学习,还进行了许多实践活动,如参观科技馆与植物馆、亲自动手实验等等。

课堂中的学习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讲解知识的课堂,而大多是与我们一起探讨一些问题,以及给我们介绍一些芬兰的教育设置、架构、理念以及芬兰对于“幸福教育”的回答。实践活动也并非草草略过,而是有向导以及非常完善的针对展览的物品的讲解说明。接下来我将会针对自己印象深刻的活动进行展开介绍。

印象最深刻的首先是关于芬兰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完善的。我们在第一天的时候由项目负责人带领着去参观赫尔辛基大学。赫尔辛基大学是一个真正的没有围墙的大学,大学的教学楼几乎融进了街道中的其他建筑。赫尔辛基大学的图书馆环境优美,大大的落地窗能让阅读者观赏到窗外风景,软软的沙发能够将阅读者整个人都包裹进去,大学图书馆以及一些其他的教学资源都是社会共享的,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图书馆阅读,不设限制。在赫尔辛基大学的校园里,我们看到了互动式的地图,可以通过改变地图里沙子所在地势,改变等高线、湖泊和河流的存在等、我们还见到了开放式的VR、实验设备、教室等等。学校中环境十分优美、舒适,而且到处都是可以休息的地方,随处可见的一些展品,你可以通过旁边的介绍了解这件展品的原理以及作用等等。进入校园,我们能够感受到大学的资源是十分充足而且开放的,只要你感兴趣,你就可以去尝试。

在本次交流中,进入到真实的中小学课堂是对我启发很大的一次体验。我们被安排首先与一位中学英语老师进行交流,我们了解到了芬兰教育的较为详细的体系以及芬兰教育培养人才最终的目标。随后我们进入了正在上课的班级,体验了十分钟真实的课堂,接着我们进行了交流沟通。进入课堂可以发现芬兰其实是没有讲台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是非常平等的关系。在我们进去的时候,刚好遇到“翻转课堂”,学生充当小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去核对作业答案,而老师在座位上与同学们一起配合着“小老师”,结束之后老师宣布了考试马上要进行的消息,但在同学们的脸上并没有焦虑、恐惧。虽然有时语言不通,但我们能够感受到课堂的融洽氛围以及学生对于学习、考试的态度并不是害怕。结合着老师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芬兰对于学生的评价体系其实并不是单单看成绩,更关注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能够运用知识的“人”,而不是装载的知识的“容器”。这也许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孩子听到考试并不排斥,在他们看来也许这只是检验他们是否能够熟练的运用知识的工具,并不是用来评价他们的审判锤。印象最深刻的是英语老师举例说芬兰教英语共分为三个方面——读、写、交流沟通能力。这一设置也更能够体现芬兰式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除此之外,这位老师还讲到了芬兰的课堂与教学设置。比如说芬兰的中学阶段就可以在课程中(除基础必修课程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再比如说一节课的时间比较长,这样才能够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学习知识,而一天上课的时间却比较短,如一般下午早早就会放学,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和家人待在一起等等,孩子能够在充分的探索中发现并发展自己。

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其他老师的讲解了解到了芬兰的一些教学特色,比如说基础教育会与高等教育进行资源共享,不管是赫尔辛基大学的实验室、机房还是教室,小学都有资格去使用,这可以使孩子更早的接触到更多的资源,可以更早的帮助孩子培养探索与合作的能力。

最后想来谈谈关于科学在芬兰的推广、科普等等。在我很小的时候,总会觉得科学是一个很遥远、很高级的名词,科学家则是我不能够触碰到的,要求极高的职业。但在芬兰,我总感觉科学很容易就能够接触到的事物,就出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给我最大感触的是我们在参观科技博物馆时。在参观前,我已经在期待馆内各式各样超级先进的科技技术,我们可以去体验、去了解。但当我真正进入馆中,我才发现馆内陈列与我所想有很大的出入,在这里不仅仅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记录着一些小小发明。影响最深刻的是在生活中看似普通的物品——荧光条。科技馆不仅详细的介绍了荧光条,展示了各种各样形式的荧光条,还对它的发明者进行了一定的介绍。这些生活中的普通细节都隐藏着科学的影子,科学家不仅仅可以指在实验室工作的高精尖的人才,还可以是每一个普通人。我认为这可能让小孩子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是科学,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科学家。培养孩子对于生活、对于新事物的好奇感,进而能够去激发其创造力与想象力。其实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现在芬兰教育的方方面面,比如儿童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大多都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来完成的;实验室会拍很有意思的科学短片投放到抖音上,有时候可能是一个实验小故事,有时候是一场有意思的实验(在之后的视频中对于前一个实验都会进行解释)。

此外在参观科技馆与植物园的时候,我看到了对于科学、自然现象的较为详细的有各种语言版本的解释;而且科技馆中的小实验、微小现象的人机互动很多,不单单是知识的灌输,更多的是在互动中了解科学、了解知识。我认为这对于孩子探究精神的培养有着很深刻的作用。

3、生活篇

也许是因为行程一早就被敲定,因此觉得在芬兰过的很悠闲自得。赫尔辛基这座城市给人距离感很弱,仿佛只需要几天我们就能够融入其中。在每天课程安排结束之后,我们总会结伴出门去寻找美食、探访景点。

我们在牛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大概熟悉了周围的街道、车站以及附近的商场。


我们几人还结伴前往了赫尔辛基颂歌中央图书馆。颂歌中央图书馆与普通的图书馆并不完全相同,馆内不仅仅有许多藏书,还有3D打印机、机器人图书管理员、音乐工作室、厨房等等。此外,我们还去到了芬兰国家图书馆,馆内藏书众多,有供人查找的机器、供人阅读的沙发也有专门的阅读室。


在大雾之中,我们前往了富有建筑特点的结构精美的大教堂,大教堂建筑以白色为主,配以淡绿色的圆顶。在宏伟的建筑内有很多精美的壁画和雕塑。除此之外,我们也前往了图尔库大教堂,教堂坐落在奥拉河畔,建筑主要以红色为主,在主馆内有许多石棺与墓穴。

我和小伙伴们也曾徒步行走了4公里前往图尔库城堡。我们看到了几百年前关押囚犯的地牢,还有工作人员按照当时的风俗,穿着中世纪的服装引导我们的路线,城堡的顶层有两上经常举行宴会的大厅,分别为国王厅和王后厅等等。


4、成长篇

我觉得这次游学带给我最大的成长共分为两点,第一是体会到了各种方面的不同,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环境以及不同的文化。第二是让自己的眼界更加的开阔。我体会到了自己不仅仅可以走被规定好的一条或两条路,未来有无数条道路等待着我的探索。


先来谈谈第一点,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牛老师的一句话“芬兰的社会是靠信任来维系的。”不论出入大学、图书馆、公共交通工具还是教堂等具有重要的建筑或工具,都没有人去核验你的资质,如你是否办理借阅卡、是否购买车票等等,也不会有人检查,仅仅凭借着信任进行维系。还有就是与国外攻读硕士生的师兄进行交流时,师兄曾说“芬兰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有着适当距离但人与自然距离很近的国家。”“去试着享受科研,享受生活,享受当下的每分每秒”,其实都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因为我之前是经常会为未来而焦虑的人:自己该不该去参与更多的科研任务啊?要不要修这门课程啊?毕业之后该去哪里啊?但感觉这次交流有治愈到我,其实不用去担忧未来,享受当下的每分每秒对我来说就是最宝贵最直接的答案。

第二点主要是自己的眼界更为开阔。在自己之前的规划中,我的人生是需要去按部就班的读书、工作的。自己并没有给自己留空间去接受变化,这其实就会导致可能出现一点小偏差,就会认为人生是失败的、错误的。在芬兰见到了一位工作了很多年去继续读研究生的师姐。这其实对于我自己也有了很大的启发。其实我不必将自己的人生轨迹过早标记的清清楚楚,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还有万千种不同的可能性。

5、写在最后

在这次芬兰游学中结识了很多很好的朋友,也第一次体会到了异国他乡的感觉,品尝着抹着黄油的面包、拌着沙拉汁的蔬菜、加糖加奶的咖啡,自己的现在与未来仿佛在某一刻交织,也仿佛做了一场盛大绚烂、让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的梦,而梦中的美好与领悟也与现实交织了起来......


上一篇:【芬兰LUMA寒假交流项目】个人交流总结(雷亦婷)

下一篇:【芬兰LUMA寒假交流项目】看到教育的另一种可能——个人交流总结(李奕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