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任教师

其他

科学研究

一、荣誉与奖励

教学教材类

1. 伍新春、史洪斌、李国红、刘畅:通过共情陪伴提升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情感能力的实践研究。2021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政府,202209。

2. 伍新春、史洪斌、李国红、刘畅:通过共情陪伴提升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情感能力的实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师范大学,202112。

3. 李非寒、陈师韬、林钗华、韩雨歌、王建平、伍新春、侯志瑾、乔志宏:面向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急需,创建心理咨询师专业化规模化培养模式。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202111。

4. 张泽、王红旗、伍新春、宋金榜、王素英、杨世诚: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二年级上册(大象出版社)。全国优秀教材(基础教育类)二等奖。国家教材委员会,202109。

5. 曹云昌、伍新春、梅娟、陈晓花、孔金、王梅莉:“情智浸润、养练融合”二维交互的儿童专注力培养的实践探索。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201812。

6. 曹云昌、伍新春、梅娟、陈晓花、孔金、王梅莉:“情智浸润、养练融合”二维交互的儿童专注力培养的实践探索。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201806。

7. 陈英和、王大华、彭华茂、伍新春、刘儒德:基于全人发展理念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平台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实践创新。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201812。

8. 陈英和、王大华、彭华茂、伍新春、刘儒德:基于全人发展理念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平台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实践创新。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政府,201804。

9. 陈英和、王大华、彭华茂、伍新春、刘儒德:立足全人发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实践创新。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09。

10. 伍新春、管琳: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第四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201309。

11. 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教育部,2005。

12.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精品教材奖。教育部,2011。

13.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作为林崇德教授主编《应用心理学书系》之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教育部,2002。

14.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作为林崇德教授主编《应用心理学书系》之一)。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2002。

15. 伍新春、王大顺:高等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


科学研究类

16.王文超、伍新春:共情对灾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感恩、社会支持和创伤后成长的中介作用。《心理学报》2020-2021年度高影响力论文奖。中国心理学会,202211。

17.伍新春、王文超:共情对灾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感恩、社会支持和创伤后成长的中介作用。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委、市政府,202101。

18.林崇德、伍新春、周宵、陈秋燕、戴艳、应柳华、侯志瑾、乔志宏、安媛媛、刘春晖:灾后中小学生心理疏导研究。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202012。

19.林崇德、伍新春、陈秋燕、戴艳、侯志瑾、乔志宏:灾后中小学生心理疏导研究。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委、市政府,201708。

20.周宵、伍新春安媛媛、陈杰灵:青少年核心信念挑战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反刍与社会支持的作用。《心理学报》2014年度优秀论文奖。中国心理学会,201510。

21.伍新春、管琳: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第五届朱智贤心理学奖。朱智贤基金会,2013。

22.伍新春、管琳: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201109。

23.伍新春、曾筝、谢娟、康长运:场馆科学学习——本质特征与影响因素。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201302。

24.舒华、伍新春:儿童汉字学习和读写发展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2003。

25.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政府,2002。

26.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2。

27.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1999。


个人荣誉类

28.伍新春: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202310。

29.伍新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2011。

30.伍新春: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组织部,2009。

31.伍新春: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人选(2001-2006)。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1。

32.伍新春: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注册督导师(D-20-013)。中国心理学会,202005。

33.伍新春: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第二批)。中国心理学会,2009。

34.伍新春:第三届“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荣誉称号。北京师范大学,202209。

35.伍新春: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202304。

36.伍新春: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刘艾祎-2024届学术博士)指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202501。

37.伍新春: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赵英-2022届学术博士)指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202302。

38.伍新春: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田雨馨-2021届学术博士)指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202302。

39.伍新春: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王文超-2020届学术博士)指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202112。

40.伍新春: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侯芬-2020届教育博士)指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202112。

41.伍新春: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刘畅-2016届学术博士)指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201712。

42.伍新春: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周宵-2015届学术博士)指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201612。

43.伍新春: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安媛媛-2013届学术博士)指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2015。

44.伍新春: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优秀青年教师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2006。





二、学生指导

(一)学术博士研究生(教育与学校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2025级(3):石佳霖,李莹,王源源

2024级(1):刘明宵

2023级(1):王淏蘭

2022级(1):应洁峰

2021级(2):刘艾祎,徐博雅(澳洲留学生)

2020级(1):陈红君

2019级(1):任怡臻

2018级(1):田雨馨

2017级(1):赵英

2016级(2):邹盛奇,王文超

2015级(2):谢瑞波,冯杰

2014级(1):孙鹏

2013级(1):张宜培

2012级(3):阮氏芳(越南留学生),李利平,周宵

2011级(1):程亚华

2010级(2):安媛媛,刘畅

2009级(2):董琼,齐亚静

2008级(1):郭素然

2007级(4):吴思为,臧伟伟,陈红敏,张平

2006级(1):赖丹凤

2004级(1):唐珊


(二)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博士:学生发展与教育)

2024级(1):邢学玮

2023级(4):宫黎明,滕川,王瑞琪,何梓燕

2022级(4):谢鑫;杨雪梅,谭咏梅,吴皖赣

2021级(4):聂晗颖;刘玉洁,丁泽,王艳慧

2020级(2):郭凌,苏瑞锐

2018级(1):张迪

2017级(1):余青云

2015级(1):侯芬

2014级(1):赵献梓

2013级(1):张军

2012级(1):邓敏娜


(三)学术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学校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2025级(1):詹泽松

2024级(1):张立颖

2023级(1):赵轶

2022级(1):石佳霖

2021级(3):刘明宵,余晓晴(港澳台学生),王康秘(马来西亚留学生)

2020级(2):王淏蘭,林文舟(港澳台学生)

2019级(1):王歆逸

2018级(2):原昊,徐博雅(澳洲留学生)

2017级(1):陈红君

2016级(1):黄彬彬

2015级(1):田雨馨

2014级(2):赵英,曾旻

2013级(2):王莹,邹盛奇

2012级(2):燕婷,陈杰灵

2011级(2):郑明璐,陈玲玲

2010级(2):青紫馨,吴玉飞

2009级(3):李长丽,胡博,阮氏芳(越南留学生)

2008级(3):季娇,饶夏微,郭幽圻

2007级(4):刘俊娉,尚修芹,胡艳蕊,张宇迪

2006级(5):谢娟,宋红艳,董琼,吴亮,张迪,付芳

2005级(4):吴思为,张艳,侯建芳,权江红

2004级(4):赖丹凤,曾筝,贾荣芳,臧伟伟

2003级(5):管琳,叶青青,徐青青,余蓉蓉,潘子彦

2002级(5):朱瑾,张爱芹,夏令,伊廷伟,宋广荣

2001级(2):张洁,郑秋

2000级(2):李虹,秦宪刚

1999级(1):周继红


(四)专业硕士研究生(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心理健康教育硕士)

2024级(8):陈瑶瑶,仇庆子,王佳音,张茜;成曼阳,刘怡然,米芳玲,商智慧

2023级(11):昌子歆,陈洁,崔哲实,李思雨,刘浩恬,张幸琳;刘栋,龙彦丹,汤婉婷,田晓曼,朱宁玉

2022级(10):韩博宇,胡佳傲,刘瑞霓,谢蔓,张歌;李博浩,刘津,刘蓉,王端婷,杨秉臻

2021级(10):管晶,王筱月,吴凡夫,叶雪婷;陈丽冰,李科瑾,林楚凡,徐堃,于柠梓,赵一瑾

2020级(2):姜丹,连雅囡

2019级(3):刘芮嘉,吴傲宇,方欣慰

2018级(3):李晓慧,段晓雪;伊乐

2017级(5):刘艾祎,郭淑婷,路武琪,宗斐;冀璐

2016级(11):郭晓婉,吴诗,伍祚贤,沈悦,张天颖,高梦琪,文亚,乔怡萍,郭琴;陈聪,吴颖仪

2015级(6):王林波;周宁宁,海霞,王静怡,韦宣任,徐本虎

2014级(12):罗杨,王世俊,刘靖,曹燕,王洁,纪圆北,李春花,王丹琦;王丹,高雅琼,闫芳,郭羽熙

2013级(1):路建军

2012级(1):邢学玮

2011级(1):姜帆


(五)在职申请学术硕士(含单独招生的高教硕士和生涯硕士)

2017年12月答辩通过:毛颖捷

2016年06月答辩通过:程诗惠

2015年12月答辩通过:张晶,王璐

2015年06月答辩通过:张秋艳

2013年12月答辩通过:项佳

2013年06月答辩通过:刘淋淋,单娟

2012年12月答辩通过:肖凤丹

2012年06月答辩通过:王亚丽

2011年12月答辩通过:吴宏刚

2010年12月答辩通过:顾静,金玲玲

2010年06月答辩通过:张海燕,宋志慧,张月

2009年12月答辩通过:刘畅,黄小梅

2008年06月答辩通过:倪士光,孙夏兰

2007年06月答辩通过:张军,吕秀梅,郭志峰

2003年06月答辩通过:王国香

2001年12月答辩通过:曾玲娟


(六)指导本科毕业论文

2024届(2):张立颖,张又文

2023届(1):黎文沁

2022届(4):石佳霖,姚远,刘沛,王乐天

2021届(1):祁新越

2019届(1):付译白

2018届(2):王丽君,廖铂钰

2017届(2):陈红君,伊乐

2016届(1):李小红

2015届(6):吴颖仪,马雪洁,冀璐,毋梦薇,李欣,张杰

2014届(7):蔡冰洁,张兴旭,冉晓旭,韦宣任,牛灵,周宁宁,蔚鹏霞

2013届(6):王丹,杨梅迪,熊翠燕,李燕,高雅琼,闫芳

2011届(3):陈玲玲,林楠,方茜

2010届(2):青紫馨,吴静

2009届(1):颜媞

2008届(1):季娇

2006届(1):谢娟

2005届(2):吴思为,吴亮

2004届(2):唐珊,赖丹凤

2003届(1):管琳

2002届(1):朱瑾

2001届(3):张洁,郑秋,刘振宏

2000届(2):李虹,陈萍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