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首页| 学部概况| 历史沿革

发轫--北师大早期的心理学发展(1902-1951)

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创办之初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即设"心理学"为学生的通习科目,此举开我校心理学教学研究的历史先河。1903年《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中规定各类科第一年一概通习心理学,第二年通习应用心理学。

当时所用教材或讲义多译自日本。师范馆聘请了日籍教师教授心理学,服部宇之吉(1867-1939)是其中最为有名的一位,图为他撰写的《心理学讲义》。

1920年9月,我校创建心理学实验室,负责人为张耀翔教授。

1921年,张耀翔在《教育丛刊》上发表心理测量和新法考试的文章,并率先在我校将心理测验列为入学考试科目之一。

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成立,张耀翔被推选为首任会长兼会刊《心理》杂志编辑部主任。

1922年1月,中华心理学会出版会刊《心理》杂志,这是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图为张耀翔教授(1893-1964)

从1912年到1949年间,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林励儒、陈大齐、陈雪屏、潘渊、朱希亮、孙国华、蔡乐生等先后到我校从事心理学教研工作。

涓流--辅仁大学心理学系(1929-1951)

辅仁大学是美国天主教本笃会于1925年于北京创办,辅仁大学心理学系成立于1929年,首任系主任为德国人葛尔慈教授,其师为德国实验心理学大师林德渥斯基(Lindworsky),是科学心理学之父冯特(W.Wundt)的学生。因此心理学系继承了德国实验心理学派的研究思想,建立了国际一流的实验室。

当时的辅仁大学汇聚了国内心理学家界不少名师,如王征葵、林传鼎等人,必修课内容丰富实用,十分重视统计、测量、实验等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要求学生阅读心理学原著,因而很重视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把英文、德文列为必修课程。著名心理学家荆其诚、张厚粲和陈仲庚教授都毕业于此。  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些高校西迁,辅仁大学心理系成为北京唯一心理学人才培养基地,对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承转--院系调整与文革期间(1952-1977)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教研室、辅仁大学心理系陆续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合并,著名心理学家彭飞教授担任系主任。教育系成立了心理学教研室,郭一岑教授任教研室主任,主要成员有原师大教育系的郭一岑、伍棠隶、朱智贤、尹德新、薛鸿志,来自辅仁大学的林传鼎、谢斯骏、张厚粲,中国人民大学的彭飞、李屏西、孙昌龄、芦玉、章志光等,使我校心理学教师队伍达到20人左右,主要负责教育系学校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的心理学相关课程和全校各系的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工作。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共同奠定了北师大心理学科日后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础。

1960年,教育学系开设了五年制的心理学本科专业,当年成立了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教研室,负责人分别为彭飞教授和朱智贤教授,教师总人数为18人。这一阶段,注重建立自己的教学体系,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右图所示:后排左一为朱智贤,左二郭一岑,左三为薛鸿志,左四为章志光,左五为冯忠良,右一为谢斯骏;中排左一为彭飞,左四为张厚粲,左五为陈帼眉;前排右一为李汉松,右二为张玉英,右三为高玉祥。

在十年"文革"期间,心理学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被诬蔑为资产阶级伪科学,心理学的发展陷于停滞和衰退。即便如此,仍有部分学者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心理学的科研、编译和著述工作。图三为1966年朱智贤(后排左起第五位)和张厚粲(后排左起第六位)带领学生到遵化县实验小学实习。


从心理学系到心理学部(1978年至今)


1978年,教育系心理学专业重新恢复本科招生;1981年,北京师范大学正式成立心理学系,由彭飞担任第一届系主任,教职员工20多名。此后,张厚粲教授、彭聃龄教授、郭德俊教授、舒华教授、车宏生教授先后担任系主任。

1981年,心理系获得发展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导师为朱智贤教授,培养出我国第一位教育(心理)学博士(林崇德);1985年,获得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导师为张厚粲教授; 1990年,获得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导师为冯忠良教授。

1985年,成立了儿童心理研究所(1987年更名为发展心理研究所)。朱智贤教授担任第一任所长,此后依次为林崇德教授和申继亮教授。

同年,朱智贤教授创办《心理发展与教育》刊物,并于1994年被评为中文期刊心理与教育类核心刊物。

1997年,成立了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董奇教授担任所长。


屏幕截图 2024-09-06 105104.png2001年11月22日,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学科建设规划,心理学系、发展心理研究所和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合并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心理学院,车宏生教授担任首届院长;2007年9月,许燕教授接任第二届院长;2013年7月,刘嘉教授接任第三届院长。2016年12月,心理学院和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合并,成立心理学部,刘嘉教授担任第一届部长;2020年1月,罗跃嘉教授接任第二届部长。2022年1月至今,罗良教授任第三届部长。


经过百余年、几代人的努力,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在心理学教学和研究方面均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

●“高质量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2022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3年)

●“高质量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22年)

●全国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019年)

●心理学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

●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2018年)

●“高质量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7年)

●国家级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6年)

●国家级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

●心理学核心基础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2008年)

●心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6年)

在科研和学术发展方面:

●教育部“未来教育创新引智平台”(2020年)

●认知神经学北京市高精尖学科(2019年)

●心理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7年)

●神经影像大数据与人脑连接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6年)

●心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单位(2007年)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

●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01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99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北师大心理学部秉承传统,不断积淀,勇于创新,必将为我国的心理学事业做出令人骄傲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