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作品名称 | 负责人姓名 | 获奖等级 | 
 
   
   | 心理A05 | 谁影响了我们的职业选择?——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外显、内隐职业价值观的关系 | 黄卉怡 | 一等奖 | 
 
   
   | 心理A15 | 大学生手机成瘾类型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 朱丹华 | 一等奖 | 
 
   
   | 心理A16 | 基于智能手机新闻App用户界面的人机交互工效研究 | 王哲睿 | 一等奖 | 
 
   
   | 心理A31 | 治理“十面霾伏”的心理途径——关于北京雾霾天气与公众防治雾霾态度、行为的调研报告 | 程凯琳 | 一等奖 | 
 
   
   | 心理B01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复杂情景下不同决策模式的决策合理性 | 陈庆 | 一等奖 | 
 
   
   | 心理A02 | 大学生状态焦虑水平对时距估计的影响 | 李朝晖 | 二等奖 | 
 
   
   | 心理A08 | 乡村教师的住房、交通、婚姻和子女教育问题——以湖南省邵阳县为例
 | 周次华 | 二等奖 | 
 
   
   | 心理A10 | 完美主义对学业倦怠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 卢俊蓉 | 二等奖 | 
 
   
   | 心理A19 | 名字承载自尊和幸福密码——自我姓名态度预测幸福感的心理机制 | 包寒吴霜 | 二等奖 | 
 
   
   | 心理A30 | 自我损耗对建议采纳的影响:个体倾向于被说服还是更加固执? | 周佳楠 | 二等奖 | 
 
   
   | 心理B02 | 双职工夫妻阻断挑战性压力源与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心理脱离的调节作用 | 刘欢 | 二等奖 | 
 
   
   | 心理A03 | 微博环境下阴谋论的认同与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究 | 卢岚仪 | 三等奖 | 
 
   
   | 心理A06 | 高低自尊者对共同遭遇不幸的不同应对方式 | 向睿洋 | 三等奖 | 
 
   
   | 心理A07 | 多人视角下性别在情绪感染中的影响作用 | 邢佳音 | 三等奖 | 
 
   
   | 心理A09 | 中美学生会结构和功能对比调查——以密歇根大学和北师大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 唐文俊 | 三等奖 | 
 
   
   | 心理A14 | 密歇根大学学生职业自我概念培养方法调研报告 | 李耀翰 | 三等奖 | 
 
   
   | 心理A17 | 方向激活和框架修正对心理旋转模式的影响 | 李安琪 | 三等奖 | 
 
   
   | 心理A20 | 民众的官员污名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李晓梅 | 三等奖 | 
 
   
   | 心理A22 | 探寻暗黑人格的闪光点: 暗黑人格与内外控、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 | 林俊利 | 三等奖 | 
 
   
   | 心理A23 | 道德在虚拟与现实之间——个体道德判断的现实-网络差异 | 周璇 | 三等奖 | 
 
   
   | 心理A24 | 东北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 张岂铭 | 三等奖 | 
 
   
   | 心理A27 | 意识到你的无意识-內隐学习元记忆研究 | 赵子璇 | 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