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
【活动】心理学部生活指导室两性关系沙龙活动顺利完成 |
发布时间:2018-03-31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
2018年3月27日晚上,心理学部生活指导室负责人黄利老师邀请了我校咨询中心擅长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王晓远老师在教二楼107教室开展两性关系沙龙活动,活动报名火爆,限于场地以及活动形式,控制参与人数在30人。沙龙内容包括:(1)探讨两性关系中男女的差异;(2)习惯性应对差异和冲突的模式;(3)如何在冲突中建设爱,形式有两两为组的讨论、现场志愿者的示范和雕塑体验等。 活动伊始,晓远老师先询问大家对两性关系有什么疑惑和需求,提出如异性的思维习惯、如何建立安全感、如何有效沟通等问题。晓远老师就“冲突是什么”和“表达差异的方式”让大家进行分享,通过大家的讨论总结出:你对冲突的理解影响着你的两性关系。 接下来,大家以相邻的两人为一组,或以任意两人一组讨论心目中的理想伴侣和关系、有多余的时间或钱要怎么花、如何看待流泪等话题。两两讨论完后,晓远老师邀请大家进行分享,发现男生都致力于将流泪正常化后,晓远老师指出,流泪是一种情绪的正常表达,有的时候伴侣因伤心、难过而流泪,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是需要陪伴、理解和支持的,这让大家深有感触。 接着,晓远老师通过邀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来扮演常见冲突的应对方式并进行讲解说,让大家觉察冲突的源头是每个人不同的价值观,个人成长的差异。在对待冲突的方式上,任何一方都需要看到对方冲突背后的需求,也需要看到并表达出自己的需求。问题(冲突)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对待它们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我们往往更容易看重问题本身,看重问题给带来的影响。 观看远不如亲身体验来得深刻。晓远老师让我们两两成对,进行雕塑,体验这四个环节:相互指着对方、相互背对着对方、两人都双手交叉在胸前和两人都蹲下。在雕塑每一个动作时,能尽量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感受当下的任何感觉:可能会不好意思指着对方,被指着也会感到很不舒服,也可能显得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地保护着自己;背对着的时候似乎能感受到释然和轻松,不需要面对彼此的不一致;双手环抱胸前时似乎有些无可奈何,都蹲下时更是感觉无奈、止不住叹息。这个时候,晓远老师让我们将看着指向自己的手的目光,转移到对方另一只托着需求的手上,引导我们在冲突发生时,要学会去看到对方背后的需求,用坦然、坚定的眼神告诉对方自己的需求。 最后晓远老师让大家分享并进行了总结,指出增进亲密感可以:①了解对方爱的语言、礼物,了解对方身体接触的界限与需求,陪伴,了解双方都擅长给对方什么以及了解不匹配的地方有哪些。②建立情绪的亲密,可以告诉对方自己愿意专注地听他/她所有的情绪或感受。通过同学提问,晓远老师提示大家:开启两性关系,应从认识自己开始。例如,在换人沟通的环节中,你有关注到自己吗?自己习惯沟通、与他人交往的方式是什么?是待在舒适区等待呢,还是主动出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反省的地方: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选择,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而不是让其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发生。 从活动分享和反馈问卷来看,同学们很认可在两性关系的相处中要先知道自己的需要这一观点,也觉得对自己、对两性关系的感受和态度有了更深的了解。限于时间有限,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体验性的、参与感更强的环节,能再次探讨爱的话题。 供稿人:黄璇 供图人:黄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