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
【党建】木铎心声党校讲座《乌托邦抑或自由之途?唯物史观视域下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逻辑》成功举办 |
发布时间:2025-04-07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
2024年3月30日18时,心理学部“木铎心声”党校讲座——《乌托邦抑或自由之途?——唯物史观视域下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逻辑》在教四101教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心理学部党委主办,2023级博士生第二党支部承办。讲座有幸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晓广担任主讲嘉宾。来自心理学部、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和环境学院的150余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了本次活动。 讲座伊始,王晓广教授追溯了共产主义的思想源头,从原始公社共产主义、柏拉图的贵族共产主义,到莫尔的乌托邦共产主义、18世纪的平均共产主义,再到19世纪批判共产主义的理论演变,系统梳理了共产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脉络。他强调,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虽具有启发性,但因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未能揭示社会变革的现实路径。 随后,王晓广教授从历史演进逻辑、人的价值实现逻辑和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三个维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科学性与现实可能性。他强调从历史演进逻辑来看,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下,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最终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从人的价值实现逻辑角度出发,共产主义是人类摆脱“物的依赖性”,实现自由个性发展的根本向度。从实践逻辑角度而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共产主义奠定了现实基础。 最后,王晓广教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论述,强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他指出,青年一代应以“组织入党”“思想入党”“行动入党”为路径,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接续奋斗。
王晓广教授的讲授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现实,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严谨的逻辑分析,为在场师生揭示了共产主义的理论魅力与实践意义。他强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以理想为灯塔、以信念为力量,在追求真理与理想的路上不忘初心,勇敢前行。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提问,王教授耐心解答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现场气氛热烈。 最后,与会成员合影留念,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2023级博士生第二党支部 供稿人:桂阳 供图人:桂阳 审核人:齐乐融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