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学术】“心引力”第九期学术沙龙:自我同情——停止自责,宽以待己
发布时间:2013-12-13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2013年12月13日中午,第九期“心引力”学术沙龙在新主楼1318顺利进行,本次活动由心理学院研究生会承办。受邀做客本次沙龙的是师从刘翔平教授发表过多篇论文的心理学院2011级硕士曾祥龙同学。在此次学术沙龙中,曾祥龙同学与众多的心理学爱好者们一起探讨了“自我同情”这一话题,讲述了“停止自责,宽以待己”的重要性。

曾祥龙同学的报告以一个十分具有冲击力的问题作为开始:“你敢对自己好一点吗?”一上来就让在座的听众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随后他列举了很多生活中再所难免的挫折,并且指出在中国当前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在面对自己所遇到的挫折的时候,往往采用的是自我批评的态度,与西方人相比,东方人更为经常贬损自己。此时他又提出一个问题:“自我批评真的好么?”在名言警句中我们常常能够找到诸如“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句子,但是曾祥龙同学引入的多项实证研究都证明了自我批评对人并没有太多益处,反而有不少负面影响。由此,他提出了面对挫折的另一种态度——“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

就自我同情这一概念,他首先介绍了概念提出者奈芙女士(Neff)早期的不幸经历,随后又介绍了她在理解自我同情的意义后内心发生的积极变化,通过奈芙女士的事例指出自我同情是一种更好的对待自我的态度。此后,曾祥龙同学分析了自我同情的三个方面:自我友善(self-kindness)、普遍人性感(the sense of common humanity)、正念(Mindfulness),并通过将自我同情与自我批评这两种自我观进行对比,得出结论“无论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功能上来讲,自我同情都足以取代自我批评”。

在引入并介绍“自我同情”这一概念后,曾祥龙同学向在座的各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课题。他的研究思路:既然“自我同情”这一概念源自佛教,那就回到佛教,去探究佛教徒的自我同情。他坦率的指出,自己的研究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去甚远,适用于大众的自我同情量表反而不适用于佛教徒。面对这一结果,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细致的分析了其中的深层原因,他指出佛教徒在某种程度上更多的使用“经验逃避(Experience Avoidance)”这一策略,而正是这种策略导致了实验结果的异常。最后他回到了一般大众的心理健康层面,指出我们要接纳自己的情绪与非理性,然后以正确的方式慢慢调节。

本场报告深入浅出,诙谐幽默,不仅从学术层面介绍了自我同情的概念与研究进展,还结合日常生活,指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多的采用自我同情这一态度,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引起在座听众的共鸣与深入思考。

(心理学院研究生会)

上一篇:【科研】伍新春金盛华两位教授双双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下一篇:心理学院在美毕业生路通捐书回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