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党建工会| 悼念刘力教授 |
| 纪念文章|天性温和情难舍、全力以赴义长存:缅怀我的社会心理学启蒙老师刘力教授 |
| 发布时间:2025-11-02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
|
天性温和情难舍、全力以赴义长存:缅怀我的社会心理学启蒙老师刘力教授
2025年11月1日真是一个孤单的日子,深秋的校园依旧生机盎然,会场内外一直人头攒动——已悄然来到人间的那个冬天呢,明明住在心底,却没人愿提及。 10月29日上午,社会心理学暑期班导师杨宜音老师突然在群里说:我们暑期班第一届学员,北师大心理学部教授刘力老师今天上午8点48分在北京去世,让我们大家一起悼念他吧! 然后,我就一直在赶路,从长春到北京,从北京到济南,似乎一直在追赶着什么。直到今天傍晚结束济南的会议,坐上去火车站的出租车,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是在去往北京八宝山公墓的路上,明早就要跟敬爱的刘老师告别了。 初次见到刘力老师,是2005年在北师大教二的社会心理学课上。彼时我正处在准备跨专业考研的焦虑中,而刘老师刚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成归来不久,穿着白色的西装外套,眯着眼,烟不离手,一种快意潇洒的感觉。现在想来,那种感觉对一个懵懂学子而言,既是知识吸引,也是心灵的光。很久以后的某一天,我才偶然得知刘老师居然还是我们社会心理学暑期班的第一届学员,而我也已进入社会心理学领域20余年。 有趣的知识,深刻的思想,潇洒的身影,微笑的脸庞——这是刘老师对心理学最好的诠释,也是对学生最好的启蒙和吸引。在刘老师的课上,我第一次学到社会认同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这些理论构成了我后续研究的重要基础。刘老师的PPT多是英文的,并配有生动的大图和实验结果,跟当时国内教材的长篇大论风格很不相同。至今仍然记得他在PPT里展示 被试吃了蚂蚱后、反倒觉得它不那么难吃的视觉冲击,一直到我博士毕业后讲授《社会心理学与生活》还在沿用刘老师的部分PPT。我的博士毕业论文、博士后项目、第一篇英文论文和《学报》论文均是社会心理学方向,我第一次赢得教师基本功大赛奖励、并获得美育与通识教育一流课程立项也是社会心理学课程,这些冥冥之中都是来自刘老师的启蒙和吸引。 刘老师的很多学生也传承了他的风格,温和儒雅,爱笑,但不失严谨。我跟好几位都有交集,旭运、健宁、魏聪、冀琦、笑笑、晓莉、潇檬等等,大家一起追问、辩论,相谈甚欢。尤其是在我家人生病、期刊编审工作碰到困难时,旭运、魏聪给予我无私帮助;即便是我负责的《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文稿反馈延误很久,冀琦也总是笑眯眯地快速修回。近几年,我开始做人工智能心理学,才发现健宁和刘老师早已深耕多年,并连续在JPSP(社会心理学的王冠)上发文,其对人性、群性、物性的深刻洞察让我豁然开朗。我想,以后无论碰到什么人生困难或科学挑战,定会想起刘老师及同学们的笑脸,这样就有了底气和目标。 刘老师62岁英年早逝,人生并不长,但去往八宝山公墓的路却很长。真希望一直在路上,这样就没有告别,还可以有机会再听老师的课,甚至一起探讨智能时代的大问题。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时空总是有限的。得知有机会给老师送上一副挽联,我想了又想,写下两句话,作为对老师的感激和缅怀,更是对自己的激励和提醒。也与师友们共勉。
人性群性物性 天性温和情难舍 心力笔力气力 全力以赴义长存
——师大社心班学生 吉林大学吴胜涛 泣挽 2025年11月1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