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交流| 学生交流经验分享 |
【伦敦国王学院暑期交流项目】赴伦敦国王学院暑期交流个人总结(杨以诺) |
发布时间:2024-02-22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
境外交流是我大学一直期待且憧憬的事情,大学生活的前两年半的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之下,连出北京市开会都变得异常艰难。看到KCL交流访问的报名通知后马上咨询家长和导师的意见,得到积极的反馈后便报名了。 由于期末临近,直到放假前才第一次和团员见面,两位负责老师令人感到安心:一位是细心稳重的崔艳丽老师,一位是积极热心的胡啸老师。两位老师从行前到行程中都尽心尽责保障我们的安全和生活。 我相信每个人都经历了从担心到沉浸的心态转换,去之前担心自己的语言和适应力,但真正熬过时差,进入到充实的日程中后,一切又变得新奇和有趣。每天的课强度并不高,下午三点下课晚上十点天黑的天气情况为我们的出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下午不下雨的伦敦确实惬意,也难怪当地人喜欢下班后喝酒。 两周生活在学与游的结合中逐渐走向尾声,不舍的情绪逐渐在心中升起,回国至今已有两周,我仍未从情绪中完全走出来,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某些观念和人生选择将变得更加明晰。
学习生活全英文上课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我这种从未在任何全英文交流环境中待过的人来说尤甚。在出发前甚至疯狂寻找口语有关的视频博主“临时抱佛脚”。我甚至在担心自己会在课堂上因为听不懂且说不出而崩溃,最终读过折磨的两周。因此我在出发前的三天里充满焦虑和排斥,甚至产生了后悔的情绪。 KCL的老师对于我们的情况有着丰富的经验,welcome lecture开始她们就告诉我们,如果老师有任何语速过快或者内容过深的问题,请随时提出。尽管大家保持着中国人“腼腆“的刻板印象,并没有人提出过类似的要求,但可以感受到每个老师都在尽量控制自己上课的难度和强度,因此课堂的听力问题得到了解决。 本次课程很注重Group-based teaching approach,22人的班级对老师来说已经略显庞大,但我们仍然能感受到老师对每个小组的关注。与国内的小组任务不同,国内的分组多为presentation所设立,强调课后合作,这种教学方式更多在课上强调小组的概念,要求每一个小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主题进行组内讨论,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后进行班级发言。类似的经历在刘霞老师的论文写作课和Rachel老师的变态心理学课上体验过,但由于语言、主题以及形式的不同,体验上亦有区别。 作为英国学习的预体验,本次也有学收获颇丰。和国内课程相比,英国课程单次更长,休息也更长。没有午休时间可能是最需要克服和适应的事情:不只是无法午睡,甚至无法吃一顿正常的午饭。据我观察,英国人甚至所有欧洲人,对待午餐的态度都很随意——曾经在景点看到欧洲旅行团蹲在地上吃三明治充饥。没有和欧洲人确认过,但就此确信欧洲人在吃上远没有中国人这么认真。 学业上的要求也比较复杂,特别是课前阅读的要求令人不太适应。虽然北师大的部分专业课老师会要求课前阅读,但常为一种非强制的建议,毕竟以考试为主的评价体系并不需要阅读课外材料才能得分。但本次课程中的课前阅读则不同,它会成为课堂讨论的案例和材料,若是未完成则会在组内收到同伴的压力,并且在课堂讨论中被全班所知晓。这种“羞耻感”驱使着我们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由于我们的成员兼具大一到大三,知识结构不同,并且大家使用英语交流仍然存在一些不便,当课程难度提升时,特别是内容超出最近发展区时,能明显感受到学习率的显著下降。因此在互相反馈和磨合后,课程难度到达了一个对于群体来讲适中的程度,虽然对于大三学生来说大多学过,但用英文重新温习一遍,并感受不同文化视角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也具有很大的启发。 总体来说,学习生活作为本次活动的主线,我在其中收获颇丰。不仅踏出了全英文课程的第一步,意识到并非超出能力范围,建立了自信,而且在曾经熟悉的领域获得了新的视角和观点。
宣传组作为宣传组的组长,并非毛遂自荐,而是在第一次行前会时被崔老师指定的。或许因为我的在官微的经历,或许因为碰巧李肖铭没来线下,但也没有推脱的理由和必要,因此便接下这个任务。 由于宣传组人数众多,因此配备了三个组长,都是20级的同学。或许因此结缘,我们四个人在本次行程中结成了真挚的友谊,我希望这段相见恨晚的友谊能持续很久。 宣传组的主要工作为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每日行程,并且在行程途中推出三篇推送,在行程结束后撰写一篇新闻稿,负责携带部旗并进行合影,并在汇报会上汇报相关的内容。我负责组织安排各组任务,并监督大家的工作进度,同时负责第一篇推送的产出。 这是一次宝贵的实践经验,不仅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还提高了我的组织和沟通能力。我学会了如何在繁忙的行程中分配任务和合理安排时间,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在团队的合作中,我逐渐明白了协作的力量,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这次宣传组的经历让我更加自信,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伦敦生活在伦敦的生活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这座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的课程多在下午15点结束,而伦敦的日落时间为21点半,这为我们留足了时间探索伦敦。由于我们地处伦敦中心,在伦敦桥附近,由此去任何一个景点都在30分钟左右的公共交通车程内。并且上午课程下午只去一个地方的安排符合人性。 伦敦作为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国际大都市,探索城市具有很强的教育实践意义。我有机会参观了许多著名的景点,如大英博物馆、伦敦塔桥、国家美术馆、格林威治天文台等,每一个景点都让我领略到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其中大英博物馆的晚清展览令我印象深刻,它展示了清朝晚期时不被历史书主要记述的人物、事件等内容,例如许多民间卓越女性的生平、画像和物品,她们多数并不被史书所记载,但在当地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如著名革命文学家秋瑾等。我不禁感慨他们从如此视角去重新讲述一段人尽皆知的历史,能得到一段时期完全不同的侧面。 伦敦的夏天是最适合旅居的时候,雨水较少且气温凉爽,我们参观重要的室外场景时都遇到了好天气,这非常难得且幸运。伦敦的建筑既有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老建筑,也有充满现代设计感的新建筑,两者有分离也有重叠,共同组成了这个多元的城市。它时而破旧时而现代,时而拥挤时而开阔,引用我同学的话说就是“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感受到了无限的可能”。 伦敦的街头艺人和文化活动也让我充分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创意和活力,对艺人和涂鸦文化的包容也造就了伦敦的多元文化。 当然,我还和同学们一起尝试了许多当地的美食,从本地的“炸鱼薯条”到各国的餐厅,口味各异令人欣喜,有些令人眼前一亮,有些让人想再吃,有的让人面露难色……点菜其实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从菜单上往往很难看出菜品的含义,这需要我们用英语与服务员进行交流。而不同餐馆的服务员操着不同口音的英语,也非常考验英语能力。这些在国内难以体验到的经历让我更加开阔了视野,也加深了我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总结KCL的暑校经历是我大学生活中的一段宝贵记忆,在疫情耽误了3年国际交流的背景下,我本以为自己在本科阶段将无缘境外交流,因此能有机会成为疫情后第一批交流访学团的学生,我百感交集。这次经历不仅让我在学术上取得了进步,还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组织协调和用英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交往能力。这仅两周却丰富多彩的暑校经历我将永远铭记在心,这段经历将继续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中不断进取。最后我要感谢家人在经济和心理上的无条件支持,感谢所有为这个项目付出心血的老师们,以及随行过程中帮助和包容我的同学们,当然也要感谢勇敢选择走出去的我自己。正是有了所有人的支持和努力,我才能够度过如此难忘且有意义的暑期经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