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交流| 学生交流经验分享 |
【2024第三十三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杨铠溶参加国际会议总结 |
发布时间:2025-04-17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
在布拉格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中,7月20日至26日,我有幸参加了2024年的国际心理学大会。古老的街道与现代心理学的交汇,为这次学术盛会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布拉格不仅是欧洲的文化中心,也是心理学研究的沃土。在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也体会到了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活力与潜力。 我的研究专注于心理健康领域,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它关乎人类最深层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特别是在个体经历重大损失之后,如何实现心理的转变与成长,这一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我的报告主题为"From Loss to Transformation: The Impact of Goal Reengagement Capacity on Posttraumatic Growth",旨在探讨个体在经历创伤后,如何通过目标再参与能力实现心理的恢复和成长。在准备报告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语言的力量和挑战。全英文的汇报不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机会,更是一次提升自我表达能力的挑战。为了确保能够准确传达我的研究成果,我不仅要对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还要确保我的表达清晰、有说服力。我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步克服了语言障碍,提高了我的表达能力。这个过程虽然充满艰辛,但也让我更加坚信,通过努力和练习,可以克服任何障碍。报告当天,站在报告台前,我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我的汇报。随着话语的流畅,我感到自己越来越自信。每一个观点的阐述都显得那么自然而有力。我详细地介绍了我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数据分析以及结论。我分享了研究中的一些关键发现,以及这些发现对于心理干预实践的意义。 报告结束后,我收到了同行们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对研究主题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研究的理论框架,还包括研究方法的选择、数据分析的深度以及研究结果的应用。我详细地回应和解释,这不仅是对研究的深化,也是对自我理解的拓展。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与这些杰出的学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谛。每一个看似轻松的瞬间,背后都是无数次的练习和准备。我也认识到,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语言的完美。在学术研究中,我们不仅要追求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更要注重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和传播。此外,我也反思了自己的研究过程。我意识到,虽然我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深入的地方。例如,我需要进一步探索目标再参与能力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用,以及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心理干预实践中。我也计划在未来的研究中采用更多元的研究方法,以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见解。 在国际心理学大会期间,在大会的每一天,我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我参加了各种研讨会和工作坊,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心理学家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我了解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方式,这些多元的视角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研究视野。我也参与了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政策和实践的讨论,这些讨论让我意识到,心理学研究不仅要关注个体层面的变化,也要关注社会层面的影响。在众多精彩的报告中,有一项研究特别吸引了我的注意,它与我的研究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项研究对当地难民的生活质量进行了全面的综述,采用了独特的视角,从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这四个社会生态层面,考察了难民复原力的保护因素和风险因素。研究者进一步从发生频率和一致性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我们理解难民如何在不同生活范围内适应和恢复提供了新的视角。这项研究虽然没有很强的理论基础,但其发现和建议对于如何在各个层面上支持难民的恢复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让我思考到,理论的构建固然重要,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更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另一项研究则探讨了行为如何塑造个体的认知,特别是成长练习(growth practice)如何影响个体的成长性思维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发现,具有较高成长练习的个体更容易促进成长性思维对学业成绩的正向影响。这一发现不仅为成长性思维的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持,也反驳了关于其缺乏实际价值的观点。这项研究强调了强化人们的行为,从行为中提升成长性思维的重要性,而不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这与我的研究理念不谋而合,即创伤后成长的认知改变可能也依赖于个体的实际行为体现。例如,通过追求新的目标来促进个体的心理恢复和成长。 在这次大会中,我还特别关注了心理健康与科技的结合。例如,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干预中的应用的报告,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报告展示了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预测和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这种科技与心理学的融合,为未来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更早地识别出心理问题的潜在风险,从而采取更有效的干预措施。这不仅提高了干预的效率,也为个体的心理健康提供了更为精准的保护。此外,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心理健康政策的知识。例如,一场关于欧洲各国心理健康政策的报告,让我了解到不同国家在心理健康领域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不仅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也对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国家的政策,我发现,有些国家在心理健康预防和干预方面有着非常先进的经验和做法,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此次大会让我深刻意识到,心理学研究不仅要关注个体的心理状态,更要关注社会的心理环境。只有在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中,个体的心理健康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在未来的研究中,我希望能够将个体心理研究与社会心理研究相结合,从多层次、多角度探索心理健康问题,以期为个体和社会的心理健康提供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 在布拉格的日子里,我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收获,更在生活中感受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每当夜幕降临,我喜欢漫步在布拉格的街头,欣赏这座城市的夜景。灯光照耀下的布拉格城堡,显得格外壮丽和神秘。在查理大桥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街头艺人汇聚一堂,共同享受这份独特的文化氛围。布拉格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独特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宏伟的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更在于其多元的文化氛围。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融。这种文化的多样性,激发了我的思考和灵感。通过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心理学家的交流,我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这些不同的视角,不仅丰富了我的研究内容,也让我对心理学研究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种跨越时空和文化的交流,让我深刻体会到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心理学不仅仅是对个体心理状态的研究,更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探索。 在公园里,我看到了人们与朋友、家人围坐聊天的温馨场景。这种强烈的社会联系打破了我对个人主义的狭隘认知,让我意识到社会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不仅为个体提供了情感支持,也为社会带来了和谐与稳定。此外,布拉格对动物的接纳和包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处可见的人们带着自己的宠物,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公共交通上,都没有任何偏见和歧视。动物们也表现得非常规矩,没有攻击性行为。了解到布拉格的法律对养狗有着严密的规定和约束,这一点确实值得敬佩。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人类并不是自然界的主宰,我们应当与动物平等相处,尊重和爱护它们。布拉格人的生活态度和状态也十分惬意。在街头巷尾,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have a nice day”。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到温馨和明媚。尽管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挑战,但我相信,如果每个人都能抱着这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当然,布拉格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他们的基础设施相对国内来说较为落后,火车速度较慢,飞机起飞前的登机流程也显得有些混乱。这些管理上的不足,确实影响了旅行的体验。但我认为,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欣赏和学习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总的来说,这次布拉格之行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也让我对人类社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还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都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多元和包容的世界。同时,我也意识到,无论在哪个国家或城市,我们都可以从彼此的优点中学习,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 这次布拉格之行,不仅是一次学术的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我学到了知识,收获了友谊,体验了文化,也反思了自我。我相信,这些经历和感悟将伴随我一生,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态度,面对每一个挑战,不断学习,不断成长。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我相信我能够在心理学领域取得更多的成果,为人类社会的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次布拉格之行,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够为心理健康领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推动心理学研究的创新和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