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交流| 学生交流经验分享
【2024年心理科学协会年会】刘明宵参加国际会议总结
发布时间:2025-04-17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本人于2024年5月23-26日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2024年association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APS)年会。这次会议不仅是展示我研究成果的平台,更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与知识交流盛会。这个会议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心理学家和研究者,让我有机会直接与领域内的专家和同行交流思想、分享见解,以及探讨最新的研究动态和趋势。

一、参会内容与表现

在2024年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年会上,我通过海报展示了我的研究成果,题目为“童年期虐待和欺凌受害的模式及其与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关系:自我同情的中介作用”。这项研究深入探讨了家庭和学校环境—两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如何共同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家庭和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然而,鲜有研究同时考虑这两个环境中的逆境如何共同影响学生。我们的研究集中于识别家庭虐待和同伴欺凌受害的组别,并探索这些组别如何通过自我同情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

该研究通过对5231名中国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识别出五个不同的家庭虐待和同伴欺凌受害组别:低风险组(72.6%,3800名),忽视组(14.2%,742名),欺凌受害组(8.1%,425名),严重虐待组(2.9%,152名),以及双重受害组(2.1%,112名)。并进一步发现,与低风险群体相比,严重虐待、欺凌受害以及双重受害组显示出显著更高的PTSD症状风险,而忽视组的PTSD症状风险则显著较低。与低风险群体相比,严重虐待、忽视、欺凌受害以及双重受害组的积极自我同情水平较低,这与较高的PTSD症状有关。而在消极自我同情方面,与低风险群体相比,严重虐待、欺凌受害以及双重受害组的水平较高,这同样与较高的PTSD症状有关。而忽视群体的消极自我同情水平较低,这与较低的PTSD症状有关。

此外,研究发现,与低风险组相比,忽视组的个体不仅在积极自我同情上得分较低,他们在消极自我同情上的得分也较低。这一点尤其引起了参会者的关注,因为它暗示了一个可能的心理机制:童年时期在家庭中受到的忽视可能阻碍了个体自我概念的形成,影响了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和处理压力。进一步解释中,我强调了自我同情在处理创伤和压力中的作用。自我同情包括对自己的友善、认识到苦难是人类共通经验的一部分,以及对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保持平衡的观察。对于那些在童年时期经历了家庭忽视的个体来说,他们可能在自我同情的发展上遇到了障碍,这反过来可能影响了他们应对生活压力和挑战的能力。

这些发现突显了针对具有特定家庭虐待和同伴欺凌受害的大学生进行定制化干预的必要性。我们提出,通过促进积极的自我同情,有望缓解这些学生的PTSD症状。

这次讨论不仅加深了与会者对我们研究结果的理解,也促使他们思考如何在实际的心理健康干预中应用这些发现。许多与会者表示,这种见解对于设计针对具体群体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措施尤为重要,特别是那些可能在自我同情能力上存在障碍的个体。

二、参会主要收获

首先,对于我自己的研究,通过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我获得了关于方法论、数据分析以及理论框架的宝贵反馈。在展示我的研究时,不同文化和学术背景的参会者提供的不同视角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研究中未曾深入探讨的方面。例如,一位学者对于自我同情在不同文化中表现形式的不同解读,促使我思考将来在研究中加入跨文化比较的可能性。这些交流不仅增强了我的研究的深度,也提醒我在未来工作中更加注意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重要性。这次会议不仅让我获得了更多的学术认可,还增强了我的学术自信心。通过和其他专家的交流,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为未来的学术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启示。

海报展示在学术会议上的作用远超过了单纯的研究交流,它是一个全方位互动和连接的平台。在此次会议中,我的海报不仅吸引了人们对我的研究成果的兴趣,更成为了一个社交的焦点,引发了各种有趣的对话。有参会者对我的学校表示好奇,询问我所在的学校和它在学术界的地位,这让我有机会从更广泛的角度介绍我的教育背景和学术环境。我的导师也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注意,他们对我导师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贡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种关注不仅增强了我对所属学术团队的自豪感,也促使我更加积极地分享我们的研究理念和成果。

当然,关于我的研究项目的讨论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我详细地解释了我们的研究目标、使用的方法、重要的发现以及这些发现可能带来的临床启示。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讨论这些问题,不仅让我得到了宝贵的反馈,还激发了对研究的新想法和改进的方向。此外,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也能观察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研究者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差异,这种跨文化的学术交流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增加了我对全球心理学界的理解。总之,海报展示不仅是展示研究的窗口,更是学术交流、文化交流和个人成长的舞台。这种互动体验让每一次的海报展示都变得生动而充实。

其次,倾听其他研究者的演讲和参看他们的海报展示,也在这次会议中为我带来了极大的启示和学习机会。每一个演讲都像是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视各种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和进展。这些演讲不仅介绍了创新的研究方法和前沿的科学发现,还展示了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那些与我的研究领域相关或完全不同的主题,都极大地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例如,一场关于认知行为疗法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应用的演讲,不仅深化了我对该领域的理解,还启发我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研究中融入类似的治疗模式。此外,一些关于神经科学与心理健康的交叉研究,让我意识到了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和潜力。

参看其他研究者的海报也是一种极富启发性的体验。海报允许更为直接的交流,我可以与作者面对面讨论,询问研究细节,交换观点。这种格式的互动有助于我迅速获取大量的信息,并从中找到可能与我自己的工作相连结的灵感。有时候,正是这些非正式的讨论引发了新的研究想法,或是对现有问题的全新见解。这些体验不仅增加了我的知识库,还激发了我对心理学研究深层次的热情。每一次的学习都让我更加确信,通过不断的学术交流和探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和福祉。这种持续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是我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这次会议极大地拓展了我的国际视野。在全球化的今天,心理学研究越来越需要考虑全球视角。与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者交流,不仅让我了解到其他国家在心理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也让我认识到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种跨国界的学术交流不仅增强了我的研究网络,也为将来的国际合作项目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这次APS年会不仅是一个展示和验证我的研究成果的机会,更是一个学习、启发和连接的平台。它让我更加坚信,心理学研究能够跨越文化和国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改善人类的心理健康和福祉。

三、当地文化的感受

旧金山的文化体验对我来说是一场丰富多彩的探险。从涌动的海浪到那广袤的蓝天,旧金山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和活力。走在旧金山的街头,我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和自由精神,这是旧金山与生俱来的特质。城市的现代化天际线与历史悠久的地标建筑完美融合,展现出一种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景观。无论是在海滨散步,还是在市中心闲逛,我都能深深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生命力和包容性。旧金山拥有一切我爱的东西:广阔的海景、温暖的阳光、繁华的城市,以及高高挂在天空中的蔚蓝色天幕,每一刻都让人心动不已。

旧金山的地形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让这座城市与众不同。这里的街道上上下下,坡度惊人,走在这样的路上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这些蜿蜒曲折、陡峭的街道不仅为城市景观增添了戏剧性,也成为了摄影师和游客极力捕捉的场景。坐在有轨电车上穿行这些坡道,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旧金山的独特魅力。从俯瞰壮观的海湾景观,到近距离观察精致的维多利亚式建筑,每一次的上升或下降都带来新的视角和惊喜。这些起伏的街道不仅是城市的交通脉络,也是连接各个独特社区的纽带,如同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旧金山的这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是在陡峭的半坡上,当地司机也会耐心等待,礼让行人先行。这次旅行不仅是一次学术之旅,更是一场文化的盛宴,让我对旧金山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上一篇:【2024年心理科学协会年会】林静敏参加国际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