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交流| 学生交流经验分享
【2024第八届亚洲阅读与写作协会年会】陈红君参加国际会议总结
发布时间:2025-04-17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2024年2月29日至3月1日,第八届亚洲阅读与写作协会(ARWA)年会在韩国济州大学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就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相关的读写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享。会议有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和海报展示三种研究分享形式,第一天报告的主题主要是认知神经、多语言环境和教育干预,第二天报告的主题则多是教育测评、学习困难、中文读写能力和教师发展。我印象最深刻的报告有来自菲律宾的学者有关多模态教学的报告、DIER模型提出者对模型最直观的介绍和中科院冯臣老师团队建立的学前儿童口语词汇语料库。

Multimodal Approaches to Teaching Reading: An Expanding Landscape

来自菲律宾马尼拉雅典耀大学的两位研究者Basadre和Franquelli就教师可以使用哪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多模态文本的理解展开了探讨。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数字通信时代,多模态文本已成为学生阅读素养的一部分。这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阅读教学方式。21世纪的学习者需要获得多模态能力,即解读多模态文本的能力,因为这些文本能够形塑他们的信念和观点,进而影响他们和他人的生活。教授批判性阅读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分析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能够将文本与自己、文本之间以及文本与世界之间建立重要联系。教导学生批判性分析和创造性制作多模态文本最终要求批判性思考和适应当前背景。多模态主要包括文字、视觉、听觉、手势、空间等方面的信息,研究者设计了一个适用于多模态文本教学的训练方法:1、引导学生激活先前知识;2、介绍多模态文本(研究中使用的是政治漫画);3、明确指导分析和解读政治漫画;4、精细解读政治漫画;5、教师进行澄清反馈;6、结合现实社会的问题创造多模态文本。这种更全面和创新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时机,为教师提供了对阅读领域不断扩展的认识,并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多模态文本的能力。

听了这份报告后,我意识到多模态文本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如何融入我们日常的信息消费和沟通实践中。在这个多媒体和数字化时代,传统的阅读技能已不足以满足学生在复杂信息环境中的需求。教师必须认识到批判性阅读技能的必要性,以及培养学生解读和创作多模态文本的重要性。这种教育的转变并不仅仅是加入新的阅读材料,而是要求教育者本身的思维方式和教学策略的根本变化。教师需要提升自己对于多模态文本的理解,并能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技能,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学术能力,还为他们在数字化世界中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准备。此外,报告强调了创造力的重要性,学生应被鼓励创作自己的多模态文本,这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技术运用能力,还能够增进他们对文本如何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传递意义的深刻理解。

总之,这种教育模式的转变是必要的,它体现了教育的核心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能够适应未来挑战,并能在多变环境中独立思考和创新的个体。这份报告提供的见解是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宝贵扩展,它强调了教育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他们在帮助学生解析和利用多模态文本中的潜在影响力。

Simplicity and Complexity of Reading: Unraveling the Layers

阅读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模型(DIER)是近年来阅读领域中最受关注的模型之一,模型提出者是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教授Young-Suk Grace Kim,我有幸在此次会议上听到Kim对该模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在今天这个以信息为中心的社会里,阅读技能至关重要。阅读能力的获得需要各种复杂的语言和认知技能以及知识,因为它涉及到复杂的信息处理。已经有许多理论被提出来解释阅读过程以及对这一过程有贡献的技能和知识。为了促进阅读发展和预防阅读障碍,系统地理解与阅读发展相关的因素是十分必要的。DIER模型不仅整合了各种现有的阅读理论,还明确了语言和认知技能与知识的结构关系。此外,模型主要有三个假设:层级关系、交互关系和动态关系。层次关系指相关因素对阅读能力的影响是具有层级性的,模型中第一层是基础认知技能,第二层是语言相关技能,第三层是高阶技能,第四层则是阅读理解能力,较低层次因素可以通过较高层次因素的中介作用影响阅读理解。

听了这份报告,我对阅读技能的复杂性和多维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DIER模型的提出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极大的价值,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框架,用于识别和理解影响阅读发展的不同因素。报告呈现了对阅读技能的多种视角——层级、互动和动态结构关系。这些视角揭示了阅读不是一个线性或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涉及多个相互关联和动态变化的要素的活动。这种认识促使我思考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这些理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他们的阅读能力。此外,报告的内容对于设计有效的阅读干预措施和评估学生的阅读技能至关重要。了解影响阅读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有针对性地支持学生,并提供更合适的评估工具来跟踪他们的进度。

CPCSLD: A Lexical Database of Chinese Preschool Children’s Spoken Words

中科院的冯臣老师介绍了中国学龄前儿童口语词汇数据库(CPCSLD),这是一个基于3到5岁的398名中国儿童自发语言产出构建的词汇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690,852个词语实例(word tokens),包括19,091个独立词汇、1,122个独立声调音节和399个独立非声调音节。CPCSLD提供了词汇层面和音节层面的分布特征,例如词频、词实例频率、词长、词语句法类别、声调音节频率和非声调音节频率,并且这些数据按照不同年级水平(K1、K2和K3)进行细分。研究使用CPCSLD描述了从K1到K3各年级水平上词语句法类别和频率的发展变化。验证分析表明CPCSLD能够可靠地预测儿童在语义判断和图片命名任务中的表现。作者希望CPCSLD能够为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和干预工作做出贡献。

CPCSLD的建立是语言发展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尤其是对于中文为母语的儿童来说。这个数据库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语言习得的自然过程,而且还能够揭示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在词汇和音节使用中的具体变化。特别地,研究表明CPCSLD能够预测儿童在特定语言任务中的表现,这意味着它可以作为早期语言发展障碍的潜在诊断工具。对于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CPCSLD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资源。例如,教育工作者可以使用这个数据库来设计更加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年级儿童的语言学习需求。同时,它也为开发儿童语言发展干预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持,有助于早期识别和支持那些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儿童。总体来说,CPCSLD的建立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模式的机会,这对于推动相关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的海报报告时间在3月1日的中午,主题是Investigating the Long-term Impact of Home Literacy Activities on Reading Strategies in Chinese Upper Elementary Grades Students,在299名四年级和六年级儿童中探究了家庭阅读活动对阅读策略的纵向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学前时期的家庭阅读活动能显著预测高年级儿童的阅读策略水平,而T1时间点当下的家庭阅读活动对高年级儿童T2的阅读策略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而且学前家庭阅读活动主要通过促进阅读动机影响阅读策略。这次报告我的收获颇丰,香港教育大学的刘铎老师、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的研究者都了很多宝贵建议,并且都有留下联系方式,方便之后的合作交流。

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者Anna的报告也关注家庭阅读环境,关注父母相关的因素对家庭阅读环境的影响。发现尽管父母对子女阅读发展的期望与HLE变量没有显著相关性,但社会经济地位与纸质阅读资源获取呈正相关,与电子阅读资源获取呈负相关。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对家庭阅读教育的态度是父母教学、阅读理解活动和纸质阅读资源获取的显著预测因子。此外,权威式育儿与父母教学和阅读理解活动有中等程度的关联。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权威式育儿可能会激励他们在不同年级与孩子一起参与家庭文学活动。

在这次的会议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学习机会,开拓了国际视野。学习到了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特别是在量化阅读能力评估和相关心理学因素分析方面的创新模型。这些方法在提高数据解析精度方面非常有用,对我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我还了解到了家庭阅读环境对儿童早期阅读能力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与我的研究兴趣紧密相关,并将为我未来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在会议期间,我有幸与多位同领域的学者建立了联系,为未来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奠定了基础,这让我感受到了学术研究的全球性和多元性,这对我的个人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此次会议上见到了很多领域内的知名专家,有种追星成功的感觉,比如,茶歇时偶然间和Catherine McBride有了一个简短的小对话,立马能感受到她的爽朗与果断,心里雀跃了一整天。

此外,我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者那里获取了多元化的研究视角,这些视角对我未来的研究方法选择非常有益。跨文化交流让我深入理解了文化差异如何影响阅读习得和教育,这将让我在未来的研究中更加全面和细致。我还对读写能力研究的最新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将指导我未来研究的方向。回顾会议经历,我计划将新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我的研究,尤其在评估和干预儿童早期阅读困难的领域。我期待看到更多的跨学科合作,尤其是技术和教育领域的融合,并建议组织更多专为青年学者设计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以培养未来的研究人才。


上一篇:【2024第三十三届国际心理学大会】黄莹参加国际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