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
【要闻】心理学院新生导师制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
发布时间:2013-12-05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
2013年12月5日上午8点在教四201举行了心理学院2013级新生导师制启动仪式,教务处副处长何丽平老师,心理学院刘嘉院长、乔志宏书记,脑科院舒友生院长,心理学院和脑科院的近20位新生导师代表,新生班主任申子姣老师、李爽老师,以及2013级全体本科生出席大会。会议由林丹华副院长主持。 林丹华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导师制在西方的起源及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其次介绍了我院新生导师制的总体情况,我院共有45名新生导师,由心理学院和脑科院的老师构成,导师阵容强大,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有3名长江学者,4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以及在各自学术领域独领风骚的中青年学者等,可谓“群英荟萃”;随后播放了一段精心制作的视频,展示了新生导师们的个人风采、教育思想以及新生同学们对于导师制的期待。 黎坚副教授作为新生导师代表发言,他曾担任过高年级本科生导师并做过四年班主任,具有丰富的学生指导经验。他认为对于大一同学,最重要的不是培养其科研能力,而是培养其对学业和科研的兴趣,除了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还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2013级本科生王雅思同学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她首先向大家分享了在跟导师舒友生教授交流过程中的体会感悟。舒老师会鼓励她多与自己交流,也会主动关心她近期的学习状况并加以引导,在她需要的时候总是一次次给予耐心的指导,还会让她跟着师姐先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开始慢慢了解实验技术与操作,逐渐地她在实验室中找到了归属感,感觉就像一个很温馨的大家庭。其次,她也分享了身边同学们的变化与收获。在参与设计问卷、到中小学做主试、看英文文献的过程中,同学们感受着学科的魅力与研究的氛围,培养着最基本的科学素养,接触着许多优秀的师兄师姐并得到他们热心的帮助,这些都让同学们迅速地走出了适应的迷茫期,真正走进了充实丰富的大学生活。然后,她表达了对导师制的期待,希望导师能够解答学习上的困惑,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希望能够提供机会让自己结识许多优秀的师兄师姐,最想学到的则是导师在对待生活、对待科研时的态度。最后,她代表所有新生表达了对导师们衷心的感谢。 教务处副处长何丽平老师在发言中指出,为了全面提高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采取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新措施,导师制便是其中之一。心理学院在实施导师制方面走在了学校的前列,这次举行新生导师制启动仪式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她希望同学们珍惜学校创设的宝贵机会,主动联系导师请教交流,希望导师们认真投入地做好学生指导工作,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心理学院的导师制会取得很好的成效。 刘嘉院长总结了在导师制中学生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以使自己有最大的收获:一是要主动接近导师,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有问题及时找导师请教交流;二是要有批判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不一定导师说什么就做什么,要选择性地吸收;三是要有多元化的学习,导师们来自于各个方向,要多接触不同领域的潜在导师,开阔学术视野。 林丹华副院长引用了上世纪20年代曾在牛津大学留学的费巩教授的话作为结束语,“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或集诸子,茶点小饮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而外,并得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门人如子弟,门人视导师如良师益友,从学之期虽暂,而缔交辄终身受其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也。”这也是我院施行新生导师制所期待的效果,师生教学相长、亦师亦友。她希望在导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同学们能够“品德与学问俱进”,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四年之后能够学有所成,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最后,全体新生导师合影留念,之后导师与所指导的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深入交谈。
新生导师制是学校为充分调动和利用学校优质师资资源,进一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心理学院新生导师制启动仪式的顺利举行,有利于深化学院师生对该项制度设计初衷与运行模式的理解,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导师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学业指导和人生引导的作用,帮助新生尽快调整高中学习方式适应大学学习,提高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在与导师的良好互动中汲取知识、增长智慧。 (心理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