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
【新闻】2021年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成功举行 |
发布时间:2021-12-06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
2021年12月3日,“2021年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在线上平台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承办。本次会议主题为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领域的专业人才高质量、规模化学历教育,为提升国民精神与心理健康素养保驾护航。来自精神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协作网络、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学历教育联盟的专家、学者参与本次大会,会议全天累计有超过6000人次参与。 本次大会的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新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第七届)伍新春主持开场。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精神卫生处处长梅扬、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副书记姜雯教授、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吴艳红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CPA)本科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小平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光荣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教授分别做开幕式致辞。 国家卫健委精神卫生处处长梅扬对近年来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领域所做出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强调了精神卫生领域人才发展与培养的重要性,明确指出未来要在政策保障方面有所突破,解决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专业人才留存的制约瓶颈。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副书记姜雯对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人才培养方向提出了建议和希望,强调人才培养是我们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新成立的国家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平台将肩负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吸引培养专业人才的使命,以为我国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领域的良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吴艳红教授回顾了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培养历程,热情邀请各级领导和专家指导和支持培养工作,倡议各培养单位要坚持将培养规范落实到底,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核心课程和教材建设。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CPA)本科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小平教授肯定了目前我国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绩,呼吁未来要在政策支持和保障的前提下,重点抓人才建设,提高培养质量,合理化人才结构,推动专业人才和社会需求对接,增加专业人才的职业获得感。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光荣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学历教育应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工作重点。微观层面要扎实发展课程设置与考核标准,宏观层面要争取政策支持推进学历教育人才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教授首先代表北师大心理学部对各位会议嘉宾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学历教育联盟把今年大会承办工作交给北师大心理学部。乔志宏教授提出学历化教育应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唯一路径,北师大心理学部5年来的培养经验验证了学历化教育培养具有胜任力的心理健康专业人才的可行性;政府监管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强行业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才能保障人才质量。希望在学历教育联盟的支持下,各培养单位能共同努力,把人才培养工作做好。 在简约而充满仪式感的开幕式后,大会进入大会报告阶段。 大会报告1: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CPA)本科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小平教授结合调研数据,分析了中国精神障碍者、精神卫生资源分布及服务等现状, 指出未来要增强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精神卫生工作的联合服务、多学科加强合作。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接社会需求,促进大医学紧密合作,积极为社区提供服务,真正发挥专业价值和优势。 大会报告2:注册系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硕士注册工作进展报告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钱铭怡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学历教育未来应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肯定了专业硕士培养项目注册不可或缺的作用。钱铭怡教授提出各培养单位要以评促建,积极推动临床与咨询心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范化,为我国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领域培养更多心理学专业人才,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贡献我们心理学领域的力量。 大会报告3:精神医学人才专业兴趣培养初探 广州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副院长周亮教授分享了探索和培养精神医学人才专业兴趣的经验和成果,以“早临床,早实践,早科研”的理念,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多渠道的参与科研机会。周亮教授建议未来可从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教学项目改革、课程与教材建设三方面进行规划与推进,为国家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留存打好坚实的基础。 大会报告4:《心理咨询师学历教育及规模化培养之路——北师大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硕士培养探索及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院长樊富珉教授总结了十年来心理咨询师学历教育及规模化探索之路,分享了北京师范大学在培养具有胜任力的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才的经验。樊富珉教授前瞻了北京师范大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探索培养学制二改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拓展实习基地;反思并改善培养模式进一步满足注册系统的要求,为国家临床心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多的贡献。樊富珉教授代表北师大心理学部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专业硕士(MAP)临床与咨询心理专业方向培养手册》(点击链接)分享给各培养单位。 大会下午场分为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两个分会场。在下午会议正式开始前,会议通过线上滚动播放了北师大心理学部临床与咨询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与实习基地视频,视频内容分享了北师大临床与咨询专业硕士培养过程的经验。 在下午场专题报告与专家论坛环节,各位与会嘉宾就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展开更加深入而充分的交流与研讨。 精神卫生分会场 专题报告1:“好奇心”与精神病学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医师,中国老年医学会副会长于欣教授在报告中强调了心理学概念在精神病学中的重要性,并对好奇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在精神病学中的重要作用做了清晰阐述,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对好奇心与个体健康的关系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专题报告2:浅谈临床医学+精神医学+心理治疗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与精神卫生系主任汤艳清教授总结了中国医科大“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历程,对过程经验与学生培养成果做了重要分享。强调培养过程要以临床医学为基础,注重渗透心理治疗的工作理念,为全国的精神医学本科教学工作者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专题报告3:精神医学本科专业思想的培育和引导 安徽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与心理科学学院副院长刘寰忠博士就精神医学本科专业思想的培育和引导方案进行了报告,不仅从宏观层面响应国家政策和发展趋势的专业思想规划,还从微观层面具体的教学模式设置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为精神医学本科专业的教学模式设置提供了具有实操意义的重要参考。 专题报告4:基于全程教学模式下的精神医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川北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罗家明博士在报告中介绍了基于全程教学模式下的精神医学教学探索、改革实践的历程与经验成果。罗家明博士强调了全程教学的意义,详细介绍了四大改革举措,并反思了改革中的收获与挑战,为精神医学专业的教学设置提供了有指导性的宝贵经验。 专家论坛:精神医学本科生实践基地设置标准及评估 本场专家论坛由广州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副院长周亮教授和教育部精神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齐齐哈尔医学院王玉花教授共同主持。 本场参与讨论的嘉宾有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刘哲宁,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与精神卫生系主任汤艳清,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郭先菊,重庆医科大学精神医学系主任况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姚志剑、安徽医科大学巢湖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刘寰忠,遵义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彭娟。 况利主任重点分享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择实习基地的筛选标准和实践经验。同时介绍了关于扩大精神科专业学生招生、带教师资考核办法,实习基地督导老师选取标准,实习期间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支持方面的具体做法。 姚志剑副院长分享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的经验。强调带教师资的重要性,分享了带教师资的资格与标准。姚志剑副院长指出实习阶段要尽可能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增加对亚专科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呼吁能出台政策吸引非精神科专业的医学生的加入。 刘寰忠副院长分享了安徽医科大学的经验:学生实习过程采用两种模式结合,半年综合医院+半年专科医院,同时努力协调资源增加学生和实习基地,与合作单位拓展实习基地,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教学方案,对于师资严格把关,保障教学标准落地,希望建立国家标准来规范精神卫生人才培养的同质化。 汤艳清主任强调要多培养临床医生基础上的精神科医生,重视和保证临床实习环节。并对优化精神科医生的培养模式提出建议:探索5年临床+3年精神科技能的培养模式,巩固临床医学专业,适当增加精神科实习。建议对带教教师进行教师资格认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与培训,医生和教师素质并重,以培养更多优质的精神医学专业人才。 郭先菊主任认为要将精神病学的教学融入在临床见习中。在实习环节做好临床示范,重视学生实习基地资源拓展、教师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把控。需要区分和整合住培、实习、见习的教学和培训资源。郭先菊主任提出要探索精神病学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进一步做好精神医学的教学和临床实习的工作,提升精神科学生本行业留存比率。 彭娟主任介绍了遵义医科大学实习基地的建设经验:注重加强对临床各科课程和实习的比重,拓展实习基地资源。彭娟主任分享了保障实习质量的三个步骤的宝贵经验:教学督导组到实习基地教学督导;各个实习基地教师轮流到本部提升教学技能;督导组到实习基地进行督导。 刘哲宁副所长提出临床医生的临床、教学、研究工作如何分配与平衡是需要优先考虑的重要问题。湘雅二院的经验是由没有临床任务、只有教学任务的专职专人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减轻人才压力、合理优化使用专业人才以保障每一项工作的质量。 周亮副院长分享了广州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的探索经验:精神医学系的精神科学生实习未削减临床各科的实习轮转的时间,分阶段推进精神科的实习,充分考虑住培和本科生教学的共同点和差异安排实习环节。希望未来能够出台对精神医学教学基地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实现全国精神医学系实践教学的同质化。 精神卫生分论坛的专家论坛最后由刘哲宁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对与会嘉宾提供的宝贵经验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对与会嘉宾提出的建设性建议一一进行回应和点评,鼓励个培养单位多做交流、相互学习经验,期待精神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国家标准能尽快出台。 心理健康分会场 专题报告1:北师大心理学部临床与咨询专业硕士培养过程质量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专业硕士临床与咨询方向北京校区负责人李非寒博士就北师大心理学部临床与咨询心理专业硕士培养过程质量管理进行了报告。主要从见习、实习、督导等过程性质量管理具体做法、培养投入、人才把关情况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强调临床与咨询心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不仅要有可操作的考核标准,还要有专门的管理团队去执行落实,项目的整体培养质量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合力保证,更需要人力、物力、精力的高投入。 专题报告2:北京大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专业硕士培养情况介绍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刘兴华副院长对北京大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专业硕士培养项目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介绍,详细说明了项目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习要求和科研论文的标准等,并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实践基地等方面对北京大学的临床与咨询心理专硕的培养资质进行了分享。北京大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专业硕士培养项目一直紧扣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自始至终都在践行努力为国家培养基础与应用心理学高级人才的初心和使命感。 专题报告3:西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临床与咨询方向培养经验分享 西北师大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吴博副教授就西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临床与咨询方向培养经验进行了报告。在报告中结合了西北地区心理健康领域资源稀少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西北师范该项目十年的探索历程和所取得的成果,在积累自有力量形成特色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集结全学院力量在专硕培养上探索和实践。吴博副教授提到虽然培养效果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还需继续思考如何提升培养质量,为西北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家论坛:临床与咨询心理专业硕士实习与督导过程 & 毕业论文形式与标准 专家论坛环节由江光荣教授主持,参与论坛的嘉宾有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吴艳红教授、第四届注册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钱铭怡教授、第四届注册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理工大学贾晓明教授、第四届注册工作委员会常委北师大心理学部王建平教授、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北师大心理学部侯志瑾教授、北师大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教授。 吴艳红教授呼吁尽快落实专业硕士论文的评审标准,建立专家评审库。要注重把培养目标转化成课程,把心理学真正应用到实践,达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目的。希望走在前面的院校多分享各方面的经验,一起推动国内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的系统化、规范化培养。 贾晓明教授着重对临床与咨询心理专业硕士培养的督导工作提出了建议,指出督导同样需要伦理、理论和技术的系统学习与训练过程。重点强调了督导培养的规范性,进一步提高督导的胜任力、满足我们的学历教育的需要是重点思考的问题。 王建平教授在发言中就北师大在临床与咨询心理专业硕士论文个案研究的探索历程做了分享。对北师大的毕业论文要求、完成流程、节点把握、导师职责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就现存的一些问题,如在现有两年制的培养方案下,如何保证个案论文的科学性、专业性和伦理性与会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 钱铭怡教授对个案论文从伦理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指出个案论文需要在学术性、专业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保证伦理原则。钱铭怡教授还对临床心理与咨询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准入和退出办法、转专业的可行性、培养单位的资金和人力支持方面表达了希望。 侯志瑾教授强调了要关注临床与咨询心理专硕论文目标的重要性,指出专硕论文的目标决定了专硕论文的形式和评价标准。侯志瑾教授提出指导个案类论文的师资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希望有更多政策可以支持扩充师资力量,共同推进临床与咨询心理专业硕士的培养。 乔志宏教授指出在扩招临床与咨询心理专硕的大趋势下,肩负临床与咨询心理专硕学历培养任务的院校共同面临的挑战是能在多大程度上提供足够有胜任力的督导和论文指导教师,并表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同行的携手努力下,有信心一定会解决现有的问题。乔志宏教授还对临床与咨询心理专硕毕业论文的标准制定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会议最后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伍新春教授做总结发言:本次大会在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从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两个不同视角开展了充分而深入的分享,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呼吁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领域联手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要着力为专业人才提供专发展平台,增强专业人才的职业认同感,提升社会大众对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事业的认可度。呼吁各培养院校要做好心理学知识的应用转化工作,扩大招生规模,增加师资配备,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精神卫生和心理专业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本次大会充分研讨了近年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经验与成果、机遇与挑战。与会专家学者就完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精神卫生人才未来培养的教学设置与发展设想以及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领域的联手合作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观点交流与思想碰撞。本次大会充分响应了国家《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全面聚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推动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各方力量紧密合作,为我国未来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业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更加积极、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