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新闻】心理学部本科生参加“脑科学、智能涌现、神经网络”心理学拔尖学生国际暑期学校
发布时间:2025-10-11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2025年7月13日至18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12名本科生参加了由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三期心理学拔尖学生国际暑期学校。本次暑期学校以“脑科学、智能涌现、神经网络”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外心理学领域的资深学者,通过主题报告、工作坊、实验室与企业参访等形式,为师生们搭建了学习与交流平台。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所教育部心理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的50余名师生代表齐聚北京大学,共探心理学与前沿科技的融合之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骆方教授出席暑期学校活动,本科生人才培养团队励耘方向骨干周丽琴老师担任我校学生的领队教师。    

7月13日上午,论坛正式拉开帷幕。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周晓林教授分别致辞。苏彦捷教授指出,心理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她鼓励同学们把握学科融合趋势,勇于探索复杂心理现象背后的机制。周晓林教授则强调,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更是推动心理学研究范式转型的重要力量,他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成为未来心理学乃至跨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

开幕式后,三场高水平的主题报告依次展开。北京大学副校长、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方方教授以《人类的高级认知与类脑智能》为题,系统介绍了北大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研究进展,展示了多种脑成像技术与人类高级认知功能研究的前沿成果。华东师范大学周晓林教授在《心理学基础研究范式》报告中,深入剖析了心理学从传统研究范式向计算建模与量化分析转型的趋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研究员则以《社会治理中的心理机制及策略探索》为题,结合突发事件中的心理服务实践,阐述了心理学在国家治理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7月14日至15日,暑校安排了两场工作坊。在“人工智能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工作坊中,北京大学吴思教授团队系统讲解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与大模型的基本原理,并指导同学们使用PyTorch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拟人类知觉学习过程。北师大同学们在实战中体验了AI技术与心理学研究的融合。在“跨越心智——人脑与人工脑”工作坊中,北京大学詹稼毓研究员、王茜副研究员与朱毅鑫研究员分别从视觉认知、颅内电生理与人工智能认知等角度,探讨了人脑与机器智能的对比与启发。

7月16日,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四位教授分别围绕决策不确定性、听觉记忆、拟人化认知与视觉拥挤效应等主题进行了前沿讲座。7月17日,同学们先后走访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科大讯飞公司。在心理所,大家参观了所史展馆、心理梦工厂与多个先进实验平台,感受了几代心理学人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在科大讯飞,同学们亲身体验了AI技术在心理健康监测、青少年心理陪伴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切实体会到了心理学的实践方向。

在7月18日上午的学生学术交流汇报中,北师大同学与来自其他三校的同学组队,围绕“AI+心理学”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展示。7月18日下午,论坛圆满闭幕,北京大学毕彦超教授以《语言赋予了人脑什么》为题,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学术报告,为本次暑期论坛画上了圆满句号。

通过这一周的学习交流,同学们不仅拓展了学术视野,更培养了跨学科思考的能力。大家深刻体会到,心理学研究不仅要关注实验室数据,更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心理现象,用科学的眼光解读日常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在与各校师生的深入交流中,同学们学会了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在思想碰撞中激发新的研究灵感。这次宝贵的经历让同学们认识到,作为心理学学生,要始终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既要脚踏实地钻研理论,又要勇于创新突破边界,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能力。

 


供稿人:郑嘉一

审核人:周丽琴

 

上一篇:【党建】专业硕士第一党支部顺利召开九月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