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交流| 学生交流经验分享 |
【伦敦KCL暑假交流项目】个人交流总结(王杰堃) |
发布时间:2024-09-18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
我是一个文笔不好的人,于是决定忠于原著,呈现这14天学习生活的概况。我从前写的东西常常是流水账,让人越读越没兴趣,请多海涵。总得来说,这次交流的体验还是比较新奇的。能体会到他们在教学方式上和我们有一些不同,也能感受到不小的文化差异。不过整体上并没有特别难以适应的地方(除了老伦敦正米字旗地铁的座位)。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大体上是类似的。大家都是人类,能适应的环境乃至可以吃下口的食物大体上还是相似的,所以并没有让我感觉特别无法适应的方面。 整体的课程设置相比我们平时接触的稍显简单,但考虑到语言问题,上课的体验并没有因此变得特别轻松。课堂上,老师们经常会多次停下来等待学生们的回应,如果没有人主动回答,她们一般会点名询问。这种互动方式显然十分注重课堂参与,这可能是为了实时检测学生的听课情况,确保学生们跟上了课程进度,或者是希望通过互动来获得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馈。除此之外,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的频率很高,形式一般是在3到5分钟内对问题进行讨论与总结,最后发言。因为受限于班级规模与时间,不可能让每个人进行分享,因此采取这种形式或许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有一定的表达的空间与机会。 在他们的教学环境中,即使是一些非常不成熟或者模糊的想法,也被大力鼓励提出与老师进行讨论。老师们表现得十分乐于倾听学生的见解,无论这些见解是否经过充分思考。这种开放的交流氛围使得更多学生都感到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以此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课堂上的互动不仅仅是为了答题,更是为了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交流和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这种方法虽然可能增加了一些语言交流上的难度,但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去练习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我们为期10个工作日的课程包括三门核心课程(每门课程各占3天),以及在最后一天集中的小组展示。三门课程的内容涵盖了决策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心理健康。最终展示的主题是讨论心理学如何在环保或新科技的应用中发挥作用,要求展示的想法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并基于前9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论证。尽管任务较为复杂,但准备时间比较充足,课程安排也特别留出了小组讨论的时间,供我们推进报告的进度。老师们也积极参与讨论,为学生提供建议和支持。 决策心理学是一门较为经典的心理学课程,其重点在于知识点的辨识、学习和实际运用。老师更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种决策理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程内容相对来说较为传统。而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则融合了许多近两年新兴的技术,尤其是基于大语言模型(虽然我不太确定,但似乎确实是基于大语言模型)开发的工具。这一部分内容充满了干货,介绍了许多实用的工具,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如何有效查找学术论文的技巧。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工具非常友好,能够极大地节省查阅资料的时间,同时开阔学术视野。 至于心理健康这门课,我之前没有学习过相关的心理治疗课程,因此难以进行对比。不过,第二天上午的课程在一个艺术馆内进行,强调通过体验和解读艺术品来探索心理健康问题。这种课程安排与选修课程的风格有些相似,尤其是那些注重实践的专业课,也会安排类似的实际操作或体验环节。然而,这门课在某些细节上又有微妙的不同,更具艺术性和体验感。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小组最终只有两个人,而一般的小组由四人组成。因此,报告的准备任务对我们来说相对较为繁重。不过,经过努力,我们还是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了报告。尽管报告的质量并不突出,但也算五脏俱全,涵盖了所有要求的要点。然而,从助教的反馈来看,他们似乎对每个小组的展示都表现出同样的赞赏,可能这是他们文化中惯有的礼貌和公式化的表达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课程中提到,要求在使用GPT等工具时进行特别声明。因此,我们在展示的最后特别加上了“polished by ChatGPT”这样的说明。这种声明在国内的课程中较为少见,但让我感到有趣的是,回到国内后,我发现有些课程的要求里也开始加入了类似的条款。看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学术界对于技术工具的使用规范也在发生迅猛的变化。 虽然形式上有诸多不同,但我觉得国内外的课程的主要目标都是比较相似的,主要还是以教授技能为主。毕竟针对特定技能进行教授是相对简单的。关于价值观、伦理道德的教育更多体现在细节中,并且渗透在行为中。 话虽如此,还有一件不得不提的重要经历,就是我第一次签证申请被拒的部分。或许是因为当前的签证申请审核更注重银行流水(即对账单),又或者签证官没有仔细审查我申请入境的具体原因。总之,签证官拒绝了我的申请,并通过邮件告知我“不能同意你和你的母亲一同入境的请求”。这种情况虽不常见,但确实存在。尤其是当时距离出发的日子已相当接近,那天正好是周五。在收到KCL签证团队的回复后,我立即与父母商议,紧急与我的导师核对材料,准备在当天重新提交。然而,当时无法预约到当天的时间,不过幸运的是周六的时段在前一段时间重新开放了,于是我立刻预约了周六上午9点的时间。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顺利结束。当天晚上,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护照领取服务似乎只在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开放。第二天,我如期前往签证中心,但因护照不在手中,无法成功提交签证申请,尽管护照就在签证中心内。最终,我只得在下周一完成了加急签证的申请,而幸运的是,我勉强在出发前拿到了签证。这整个过程惊险万分。若是办理团体签证,或许就不至于出现如此多的波折。 有一次,我独自待在宿舍,听说宿舍附近的炸鸡店口碑不错,炸鸡外酥里嫩,味道鲜美,于是决定去尝试一下。经过紧张而期待的十分钟等待后,炸鸡终于做好了,店员端到我面前,并问了一句:“Need ketchup?” 我当时完全愣住了,因为“ketchup”这个词实在用得不多,我居然忘记了。直到店员拿出一包番茄酱,我才猛然想起这个简单的词汇。这一瞬间让我意识到,很多在中文环境下几乎不用的词汇,在全英文环境里会变得极为重要。尤其是在面对不同口音的英语时,挑战更大。比如,有一天我们与一位印度裔的朋友聊天,起初还算顺利,但到后面我已经完全跟不上他的发音了。不过,即使如此,通过猜测和肢体语言,我们仍然能够勉强进行交流。或者,只要微笑点头,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彼此之间的互动便能继续。 项目正式开始的第一晚,我们参加了一场欢迎晚会,所有参与交流项目的学生都汇聚一堂。场内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东亚面孔,我觉得应该大部分都是中国人。我观察到,大多数情况下,东亚面孔的学生更倾向于相互交谈,而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则混杂在一起聊天。起初,我也只和一个来自香港的同学聊了几句,因为他的普通话不太好,我们后来主要用英语交流,偶尔夹杂着一点中文。聊完后,我意识到,这可是个难得的交流机会,于是鼓起勇气,决定去找其他人聊聊。虽然心里还是有些担心沟通不畅,甚至开始想象各种尴尬的情景,但最终,我还是闭上眼睛抓住了一个看起来落单的印度小哥,开始了简单的交谈。这场对话的经历与之前提到的那位印度裔朋友的聊天情况类似,虽然偶有理解困难,但通过努力沟通,最终还是完成了这次跨文化交流。 通过对这段经历的总结,我逐渐意识到,跨文化的交流和适应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无论是面对意外的签证拒签,还是在全英文环境中应对语言上的不便,还有一些别的更加让人紧张的遭遇。这些挑战都让我深刻感受到自身的不足和进步的空间。与此同时,这些困难也激励我不断去调整心态、提升自己。虽然过程有些紧张甚至狼狈,但正是这类经历让我学会了冷静应对突发情况,锻炼了应变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