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前沿
韩卓课题组在知名发展心理学期刊Developmental Science发文揭示亲子生理同步与儿童社会情绪适应之间的关系存在情境特异性
发布时间:2024-04-04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近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韩卓教授课题组在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著名期刊Developmental Science上发表题为“A context-dependent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parent–child physiological synchrony and child socioemotional adjustment”的研究成果,揭示亲子生理同步与亲子互动质量和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会因互动过程中家长表现出的情感支持水平的差异而存在不同

亲子生理同步 (parent-child physiological synchrony)是指亲子在互动中彼此生理活动协调一致的程度,有助于亲子之间建立稳固的情感联结和依恋关系,促进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然而,目前关于亲子同步性的程度与儿童社会情绪适应之间的关系尚无一致的结论。部分研究发现亲子互动过程中高水平的生理同步性与儿童更高水平的社会情感能力相关,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研究发现了相反的结果。亲子生理同步的情境观指出,亲子生理同步是一个客观的指标,并没有“好坏”之分,其与儿童发展结果间的关系需要结合互动情境来探讨。本研究目的是探究和回答“亲子生理同步与儿童社会情绪适应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具有情境特异性还是跨情境一致”这一关键科学问题。

本研究招募了150对小学生亲子。亲子共同完成4分钟的冲突讨论任务,实验过程中记录双方的生理活动(即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是指由呼吸而引起的心率节律性变异程度,反映了迷走神经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并基于此计算亲子在互动过程中的生理同步性程度。同时,通过行为编码的方式评估父母的情感支持水平、亲子互动质量,以及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结果表明,父母的情感支持水平调节了亲子生理同步与亲子互动质量和儿童情绪调节能力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在积极的情感环境中,即在亲子互动过程中家长对儿童表现出较高的情感支持水平时,亲子生理同步性越高,互动中表现出的亲子互动质量越高,儿童表现出的情绪调节能力也越好;然而在消极情感环境中,上述关系出现了反转,即亲子生理同步性越高,亲子互动质量和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都会更差。本研究为亲子生理同步的情境观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证据,揭示了结合特定的互动情境来探讨亲子生理同步的意义的重要性



图1 不同家长情感支持水平下亲子生理同步与亲子互动质量和儿童情绪调节间的关系示意图

本研究发表于知名发展心理学研究刊物Developmental Science。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徐健捷为论文第一作者,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人口健康科学系硕士研究生张雨彤,已毕业的博士研究生王慧(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心理系特聘副研究员),已毕业的本科生彭梦婷(现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在读2020级本科生朱昱豪、王馨妮、易振南、陈璐为论文的共同作者,韩卓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论文信息:

Xu, J., Zhang, Y., Wang, H., Peng, M., Zhu, Y., Wang, X., Yi, Z., Chen, L., & Han, Z. R. (2024). A context-dependent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parent–child physiological synchrony and child socioemotional adjustment. Developmental Science, e13506. https://doi.org/10.1111/desc.13506

上一篇:孙晓敏课题组在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发表系列文章探究时间贫困的前因后果

下一篇:伍新春教授课题组在Psychological Trauma发文揭示有童年期虐待经历的大学生PTSD和PTG的共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