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课程介绍
管理心理学 Managerial Psychology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课程编号】1611019

【所属模块】专业方向课


【学分数】3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学时数】54

【开设学期】秋季

【已开设次数】10

【建议选课人数】100 (需要配备助教)

【授课教师姓名】孙晓敏

【授课教师职称】副教授

【授课教师联系方式】

Emailsunxiaomin@bnu.edu.cn

【授课教师所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先修课要求】普通心理学

一、课程简介(必备项)

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学科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学科方向,该学科针对组织中人的管理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课程不仅介绍现代管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发展概况和主要流派,而且更多的从个体、群体和组织等不同层次上介绍和探讨各种因素对个体行为、组织行为、组织结构和组织发展的影响。具体而言,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在保持“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领导与组织心理”的大框架的前提下,对有关团队管理、管理决策、跨文化管理和组织学习创新等方面的理论成果也将进行比较详细的介绍和讨论,并且适当介绍近年来管理心理学理论的新进展。


二、课程目标(必备项)

1.总体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掌握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等;树立严谨、科学的态度以对待组织中的人文问题。

2.具体教学目标

能力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管理活动中人类心理活动规律,培养学生以心理学的实证方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运用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针对组织中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构思与设计的能力。具体包括:1.个体心理部分;2.群体心理部分;3.领导与组织心理部分。

态度与情感:激发学生对组织管理中不同层次的心理问题的关注;逐渐形成基于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去分析解决管理实践中具体问题的习惯。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必备项)

(一)总论(或绪论、概论等)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践学时)

(一)绪论学时(2学时)

主要内容:

一、管理科学的发展

二、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三、管理心理学与心理科学

教学要求: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重点、难点

1、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

2、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3、明确学习、研究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其它教学环节

讨论:

1、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主要理论学说。

(二)第一章 人的个性        4学时(课堂讲授3学时+课程实验1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个性心理特征

一、个性的特点

二、个性的形成

三、环境对个性的影响

第二节人的气质

一、气质测试

二、气质的类型和特征

三、气质在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第三节人的性格与能力

一、性格及性格的管理

二、性格与管理

三、能力概述

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第四节个性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了解个性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1、气质和性格的关系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2、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其它教学环节:

讨论:管理中如何注意个性差异?

实验:了解和使用人事选拔中的相关测查量表

(三)第二章 需要与动机        6学时(课堂讲授5学时+课程实验1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需要理论(2学时)

一、需要和动机的一般概念

二、需要层次论

三、双因素论

四、期望理论

五、公平理论

第二节挫折理论(2学时)

一、挫折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挫折的表现

三、应付挫折的方法

第三节奖励制度和工作设计(2学时)

一、奖励制度

二、工作设计

教学要求:了解需要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1、几种主要的需要理论。

2、奖励制度的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3、战胜挫折的方法,冲突的处理和解决。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如何针对员工不同的需要结构进行管理和激励。

实验:设计模拟情境下的奖励制度

(四)第三章 态度       4学时(课堂讲授3学时+课程实验1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态度的特性和机能

一、态度的特性

二、态度的机能

第二节国外有关态度和态度改变的理论

一、平衡理论

二、认知失调论

三、参与改变理论

四、沟通改变态度的理论

第三节态度的测量

一、态度量表的制定

二、测量态度的方法

第四节工作满意感

一、工作满意感的概念

二、工作满意感和工作绩效的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态度的基本理论及其测量,了解组织中最重要的一种态度:工作满意感及其影响因素。

重点、难点:

1、几种主要的态度和态度改变理论。

2、影响员工工作满意感的主要因素。

3、工作满意感和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1、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有哪些?

2、如何提高员工工作满意感?

实验:态度量表和使用

(五)第四章 知觉        2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影响知觉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二、主观因素

第二节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介绍

二、社会知觉中的各种偏见

第三节归因理论

一、凯利的归因模型

二、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模型

第四节知觉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就业面试

二、绩效评估

教学要求:了解知觉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1、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1、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有哪些?

2、如何提高员工工作满意感?

(六)第五章 个人解决问题的方式       2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个人解决问题的程序

一、个人解决问题中存在的问题

二、个人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

第二节解决问题中的心理功能

一、收集信息中相对应的知觉与直觉

二、评价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与思考

第三节个人解决问题的方式

一、知觉型思考者

二、直觉—思考型

三、知觉—情感型

四、直觉—情感型

教学要求:了解个人解决问题的程序及不同方式。

重点、难点:

1、影响个体解决问题的因素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1、如何根据个体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管理?

(七)第六章 群体心理的一般问题       4学时(课堂讲授3学时+课程实验1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群体的概念和分类

一、群体的概念

二、群体的分类

第二节群体的规模和结构

一、群体的规模

二、群体的结构

三、群体成员的角色

教学要求:了解群体的基本概念,理论。

重点、难点:

1、群体的内涵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1、理解群体中不同成员担当的角色的不同。

2、理解组织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及其与正式群体的关系。

实验1、分析自己班上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八)第七章 群体动力       6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课程实验2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群体的规范和压力(2学时)

一、群体的规范

二、群体压力与顺从

第二节群体决策(2学时)

一、群体决策的性质

二、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

三、群体决策中的问题

第三节群体的内聚力(2学时)

一、群体内聚力概念及其测定

二、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

三、群体内聚力与生产率

教学要求:了解群体动力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1、群体决策的特点

2、群体内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1、如何克服群体决策的弊端。

2、如何通过提高群体内聚力提高生产率。

(九)第八章 群体的沟通和冲突       4学时(课堂讲授3学时+课程实验1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群体的沟通

一、沟通的概念

二、沟通的分类

三、影响沟通的因素

四、正式沟通网研究

五、非正式沟通渠道的研究

第二节群体的冲突

一、冲突的一般概念

二、个人的心理冲突

三、群体中个人之间的冲突

四、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

五、冲突解决的第三方干预问题研究

教学要求:了解群体的分类和群体冲突。

重点、难点:

1、影响沟通的因素

2、冲突的类型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1、如何根据沟通内容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沟通途径

2、如何在组织中保持恰当的冲突水平,哪些冲突对组织是有益的?

(十)第九章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4学时(课堂讲授3学时+课程实验1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群体中人际关系的一般问题

一、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二、人际关系的平衡和改变

第二节管理系统中的人际关系

一、管理系统中职务关系的类型

二、管理系统中个人之间的关系

三、管理系统中的交往圈子

第三节社会测量方法

一、社会测量程序

二、社会测量图解

三、社会测量在管理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了解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以及社会测量方法。

重点、难点:

1、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2、社会测量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1、思考自己曾经所属的某个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的特点

2、如何在实际研究中使用社会测量方法。

(十一)第十章 领导心理       6学时(课堂讲授5学时+课程实验1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领导的行为和效率(5学时)

一、特性理论

二、作风理论

三、行为理论

四、应变理论

五、领导归因理论

第二节领导决策(1学时)

一、决策的程序

二、决策的分类

三、效用曲线

四、决策的有效性

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领导的基本理论。

重点、难点:

1、各种领导风格理论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1、在领导科学在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主要理论?你认同哪一种理论?为什么?

2、什么是领导班子的心理结构?如何优化?

3、如何提高自己的领导力?

(十二)第十一章 组织理论       2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组织的概念与作用

一、组织的概念及内容

二、组织的作用

三、组织的种类

第二节组织的行为与结构

一、组织设计与改善的程序

二、组织结构与组织原理

教学要求:了解组织的基本理论。

重点、难点:

1、组织的内涵和种类

2、组织设计和组织结构

其它教学环节:

1、对自己周围的某个组织进行调研,画出它的组织结构图,并思考该组织结构是否可以改进,并说明自己所依据的组织原理是什么?

(十三)第十二章 组织变革       4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组织变革的动力和过程

一、组织变革的动力

二、组织变革的过程

第二节克服对变革的抵制

一、抵制变革的原因

二、克服对变革的抵制

教学要求:了解组织变革的动力和基本过程。

重点、难点:

1、组织变革的动力和抵制变革的因素

其它教学环节:

思考1、在组织中顺利推进变革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十四)第十三章 组织文化       4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组织文化的概念与作用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

二、组织文化的评定和测量

三、组织文化的作用

第二节组织文化的分类

一、主导文化与分支文化

二、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三、索涅费尔德的组织文化分类

四、迪尔与肯尼迪的分类

第三节组织文化的创造、保持和培育

一、组织文化的创造

二、组织文化的保持和培育

教学要求:了解组织文化的基本分类以及组织文化的创造和培育。

重点、难点:

1、组织文化的类型

2、组织文化建设

其它教学环节:

实践:1、调研自己周围的某个组织的组织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历程,并做出书面报告

思考:2、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行为有什么影响?


四、教材与学习资源(必备项)

1.     George, Jennifer M. & Jones, G. R. (2007).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5 ed.): Prentice Hall.

2.     Osland, J. S., Kolb, D. A., Rubin, I. M., & Turner, M. E. (2006).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 experiential approach (8 ed.): Prentice Hall.

3.     Ott, J. S., Parkes, S. J., & Simpson, R. B. (2007). Classic readings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4 ed.): Wadsworth Publishing.

4.     Hackman, J. R. (2002). Leading teams: setting the stage for great performance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5.     Cartwright, D., Zander, A. F. (1998). Group Dynamics: Research and Theory (3 ed.):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可选项)

课程注重各种管理心理学的理论的形成发展探讨,强调学生在掌握本领域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初步具备开展管理心理学相关研究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将组织学生进行选题讨论、专题评讲、案例分析以及课堂问题解决的角色扮演等活动。


六、考核方式(必备项)

本课程的成绩以百分计,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其中,平时考核占40%(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占15%,小组课题占15%,论文占10%);期末考试占60%,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上一篇:健康心理学 Health Psychology

下一篇:管理心理学 Manageri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