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前沿 |
心理学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杨春亮副教授和罗良教授在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发表研究成果:Mind the Gap Between Comprehension and Metacomprehension |
发布时间:2022-05-30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
2022年5月27日,心理学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发展心理研究院杨春亮副教授(第一作者)和罗良教授(通讯作者)在教育学顶级期刊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Mind the Gap Between Comprehension and Metacomprehension: Meta-Analysis of Metacomprehension Accuracy and Intervention Effectivenes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整合了115篇研究中约1万6千名被试的数据,系统考察了人类元理解的准确性、认知机制及干预措施。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经常会进行自我评估,监测自己对当前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这种自我监测(或主观评估)被称之为元理解(metacomprehension),进而人们根据自己的监测结果做出策略调控(例如,是否重读一遍阅读材料)。由此可知,准确的元理解对于阅读理解十分重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并不擅长监测自己的理解状态,元理解准确性较差。 基于此,BNU Metacognition & Learning 实验室在近期开展了一项大型元分析,系统考察了三个重要的研究问题:(1)人们的元理解准确性究竟有多高(或低)?(2)为什么人们的元理解准确性较差(即:其背后的产生机制是什么)?(3)如何进行有效干预,提高人们的元理解准确性? 该元分析研究共纳入了115篇研究中的502个效应量(约1万6千名被试的数据)。结果表明,元理解准确性为Gamma = 0.178 (准确性数据分布情况见下图)。将该Gamma = 0.178转换为准确率系数为54.5%,仅略高于抛硬币决策的准确性(50%)。该结果说明,人们的元理解准确性较低,有必要深入考察起背后的认知机制和干预措施。 该元分析进一步考察了元理解准确性较低的认知机制,研究结果支持了适当迁移监测(transfer-appropriate monitoring)理论、情景模型(situation model)理论和理解赤字(poor-comprehension)理论。总结而言,元理解准确性较低可被归因为:(1)元理解监测和最终测试时使用的线索不同;(2)人们不能准确地根据情景表征模型来监测阅读理解状态;(3)人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不足。 更为重要的是,该元分析考察了17种不同的干预措施,评估不同措施的有效性,并对不同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同时采用多种干预措施、延迟产生关键词、延迟总结、画概念图、自我解释、开展测试练习、短时间隔后重读等干预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元理解准确性,而另外一些干预策略(如,立即产生关键词、立即总结、提供比喻)则相对低效(或无效)。 上述元分析研究结果不但促进了人们对于元理解准确性的认知机制的了解,也为元理解准确性的干预增强提供了科学指导。以上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于教育学顶级期刊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心理学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发展心理研究院杨春亮副教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罗良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其他作者包括伦敦大学学院David R. Shanks教授、宁波大学袁博副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赵文博。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00742; 3217104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9NTSS28)以及英国ESRC基金(ES/S014616/1)资助,特此表示感谢。
文章链接: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3102/00346543221094083 课题组网站:http://metacog.bnu.edu.cn/ 参考文献: Yang, C., Luo, L., Vadillo, M. A., Yu, R.*, & Shanks, D. R. (2021). Testing (quizzing) boosts classroom learning: A systematic and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7, 399–435. Sun, Y., Shi, A., Zhao, W., Yang, Y., Li, B., Hu, X., Shanks, D.R., Yang, C.*, & Luo, L.* (2022). Long‑lasting effects of an instructional intervention on interleaving preference in inductive learning and transfer.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Zhao, W., Li, B., Shanks, D. R., Zhao, W., Zheng, J., Hu, X., Su, N., Fan, T., Yin, Y., Luo, L., & Yang, C.* (2022). When judging what you know changes what you really know: Soliciting metamemory judgments reactively enhances children’s learning. Child Development, 93(2), 405-417. Hu, X., Zheng, J., Su, N., Fan, T., Yang, C., Yin, Y., Fleming, S. M., & Luo, L.* (2021). A Bayesian inference model for metamemory. Psychological Review, 128(5), 824-8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