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
【活动】2017级第一次学业导师座谈会圆满结束 |
发布时间:2018-10-27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
没有去到讲座的小伙伴们一定都很关心这次讲座讲了什么! 下面,到了小编给大家划重点的时刻了! 空闲时间如何安排? 首先,反思大一是如何安排的,思考清楚自己的目标和我们能够为目标做的事情。其次,无论以后科研与否,现在读好英语都很重要!有助于看文献、求职、出国……
读文献没头绪是怎么回事? 老师认为,只要有印象深刻的内容,能记住一些关键点,就是有收获的,这是个积累的过程,找到兴趣点就好。
感觉研究领域被研究透了怎么办? 其实是我们读的文献不够多。虽然搜出来很多以此为题的文献,但其实都是鸡毛蒜皮的实验,要是真的研究透了,就不会再有那么多以此为题的文献。 如果在看文献中找到了兴趣点,可以联系学部相关的老师,寻求指导。如果校内没有,可以寻找校外老师的帮助,如果暂时找不到,老师研究内容相近的也很好。
读文献的建议 老师不建议大一就走到深入的某一小领域,最好先对一个内容有脉络上的了解,再对这条线上的某些点进行深入。可以寻找老师的帮助,找到容易理解的阅读顺序。 要想了解某一方向的每个小领域,不大现实。可以从大领域开始,比如社心中的群体关系、亲密关系……找到感兴趣的大领域之后,可以再找精尖的小领域,或者寻找老师课题组的帮助。借助教材也是梳理脉络很好的方式,尤其是自己积累不够的时候。 实际上科研、学习、阅读的兴趣可以不完全重合。并不需要追求感兴趣的小课题,大方向有兴致便是很好的。科研(本基)是对科研能力的训练,并不需要做出什么大的课题、新颖的观点、高级的手段,重在提升自己,因此不必真的去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
只想看文献,觉得课程枯燥,不想跟学校课程步伐: 如果以后走学术路,GPA、基础也是很重要的,涉及出国等。我们应该尽可能在不耽误课程、作业、成绩的基础上拓宽视野。本科阶段的本基只是对科研能力的训练,不是比谁更厉害,不需要焦虑,要思考本基对自己的意义是什么,不用受他人影响。
自己走的路对不对? 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不确定性正是人生的迷人之处。只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无论路是否走弯,都是精彩的。生活中应当允许不完美。
定力不够怎么办? 如果定力不够,就不要长时间做同一件事,可以半小时做一件事,接下来换另一件事,否则长时间段中只有一小段时间是有效的。尽量学会管理自己:学习/工作时间只做正事,心无旁骛。 人总是有节律的,不能每天都在学习工作。双休日的设立就是为了休息放松。双休日用来做作业?那是没有把作业分散到每天当中。 做个独立的社会人:对自己负责任(对自己的言行、人生目标、每日安排负责)。每日的安排及落实情况,都会影响到未来的大目标。
觉得自己做事的标准是社会给定的,感到受到束缚怎么办? (比如社团、上课、学生工作,自己并不是真的那么喜欢,但又“不得不”去做)确实如此,大学中也存在着竞争(成绩、工作成果等),每个人都得面对。关键是找到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如果能将必须做的事内化为自己的兴趣,是最好的。 大学压力大是正常的,这才是大学应有的状态。在美国,课上讲皮毛,课后却要花出大量的时间去自学,再加上社团活动,空闲时间非常的少。相比之下,bnu已经很轻松了。
觉得很多事都很有趣,确定不了,如何选择? 既然都感兴趣,不妨先确定一个方向,着手去做。既然在纠结,表示选项之间对你而言是差不多的,要迈出第一步,不要卡在选择上。而且研究课题也不是固定的,以后可以变。 目标没确定也是好事,这表示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改方向,表示对当前内容不满意,也不是坏事,之前的阅读将变成积累。而且即使现在确立了方向,未来也不一定是这个方向。长期目标没有确定的话,可以先找短期目标,并就这个短期目标一走下去。
实验设计如何创新? 对文献中的每个变量思考:为什么这样设定?可以换吗?另外,文献总结部分也会写出局限性、与他人的不同点,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创新在于找茬。从可行性上来说,借助他人的研究结果做出质疑修改,可行性是最高的,虽然意义可能不高,但可以锻炼自己。
不想走科研道路怎么办? 心理学可以尝试的方向有很多,比如咨询方向:有老师组会、雪绒花热线、心协、往届师兄师姐介绍实习机会、寒暑假实习,可以提前找渠道去了解就业方向。 其实bnu心理并不是科研导向,本基也有创新创业项目(但很少人报)。Bnu心理本科的科研培养方式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出科研人才,而是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即自主学习、自主完成、自主探究,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科研能力可以用于科研,也有助于其他问题的解决。
有学习压力怎么办? 提高自己时间规划能力,安排好什么时候做什么事,避免乱七八糟的事情闯入意识。 分散压力,不要堆到一起。 该休息的时候休息好,保证睡眠。 提高自己的控制感,对每一件事有大致的规划,大致想想它要花多少时间,放到什么时候做。 今日事今日毕,做事专心,玩耍放心。
害怕与老师交流怎么办? 有的老师可能没那么多时间指导我们,但还是会给出一些建议。并且老师A没时间,说不定老师B有时间。我们也不用太在意老师,可以把他们当做尊敬的朋友,向他们寻求帮助。 最后,如果大家有还有什么问题的话 我们还可以继续咨询我们美丽优雅的王孟元老师和睿智帅气的曾祥龙老师! 他们的office hour如下: 王孟元老师:周三上午9:00-11:00 曾祥龙老师:周三晚上18:00-20:00 我们还有两场讲座: 会有各方向的老师或实验室成员到场为大家介绍老师们的科研方向、对本科生的要求等,请大家继续关注17级后续推送哦~ 座谈会: 共有两个主题,学习方式方法辅导和科研(本基)介绍。每个主题均开设四期小型座谈会(第一次已经结束了哦!),内容相似,一个主题大家参加一次就可以了。届时会有学业导师和经验丰富的师兄师姐参与。 |
|